正确答案: C

“造成损害”是指造成犯罪既遂结果以外的损害

题目: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对该条款的理解,正确的是( )。

解析:解析:根据这一规定,对于中止犯,只要其犯罪行为没有实际造成损害结果,则定其罪而免其刑。如果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一定损害结果的,则应当减轻处罚。造成损害应为非犯罪既遂结果的损害。而法定最低刑,并非笼统地指特定犯罪的法定刑的最低刑,而是指与行为人所实施的特定具体犯罪相适应的法定刑所包括的具体量刑幅度的最低刑。故选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刑法上的犯罪客体是指( )。
  • 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 解析:解析:刑法上的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 [多选题]著作人身权中,( )的保护期不受限制。
  • 署名权

    修改权

    保护作品完整权

  • 解析:解析:著作权法第20条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不受限制。”第21条第2款规定:“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的,本法不再保护。”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 [单选题]挪用资金罪侵犯的客体是( )。
  • 公司、企业等单位的资金使用权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自考专业课 小学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