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题目:甲因犯抢劫罪被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经一审法院审理,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甲上诉,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死缓判决。根据审判监督程序规定,下列哪一做法是错误的?( )
解析:选项A、B说法正确。《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第2款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考点」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候选人比例「解析」《选举法》第30条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由选民直接选举的代表候选人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3至1倍;由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上一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名额1/5至1/2.
【考点】因第三者行为而发生保险事故的赔偿
CD。边境,是指边界线两边一定的区域。在边境地区为了维护相邻关系和边境居民的生活便利,相邻国家通常订立关于边境制度的条约或协定,规定有关边境制度的事项,其中包括对界桩的维护。双方对界桩的维护负有责任,不得加以毁损或移动。一般边界条约都规定了在界碑被移动或受损毁的情况下,一国有义务尽快通知另一国,并且负责维护被移动或损毁界碑的一国应在两国代表都在场的情况下将界碑恢复原状。但是,并非所有边界条约都规定了负责维护的国家有义务惩办擅移界碑的本国国民。例如,196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富汗王国政府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以及1988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中蒙边界制度和处理边境问题的条约》就没有这项规定,而196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政府关于标定中国新疆和由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各个地区相接壤的边界的议定书》第20条只是规定:“双方应教育各自边民注意保护界桩,对于任意移动、破坏、毁灭界桩或故意依界河改道的人,有关一方应予适当处理。”但1993年中国和老挝签订的《关于两国边界的议定书》第10条就明确规定:“缔约双方对于任意移动、损坏或毁灭界桩及其方位物的人依据各自本国的法律予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