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

在法律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中,一般而言,政治对法律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居于主导地位 国家是法律存在和发展的政治基础,法律促进国家职能的实现,保障和规范国家权力的正常行使

题目:关于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关系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解析:解析:法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法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而作相应的变化,否则就不能达到为自己经济基础服务的目的,反而会起到消极阻碍的作用,因此A的说法是错误的。通常来说,由于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因而总体上法的产生和实现往往与一定的政治活动相关,反映和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因此B的说法是正确的。在最一般意义上法与国家权力构成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C的说法是正确的。法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法对于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并且通过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因此D的说法是错误的。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根据刑法第356条的规定,对毒品犯罪人从重处罚的充分条件是( )。
  • 行为人过去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被判过刑

    行为人过去犯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

  • 解析:解析:刑法第356条规定:“因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毒品罪被判过刑,又犯本节规定之罪的,从重处罚。”

  •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文化权利?( )
  • 科学研究

    文艺创作自由

    欣赏自由

  • 解析: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而B项出版自由是公民政治权利的一部分。

  • [单选题]甲欲毒杀其妻乙,乙服毒后尚未死亡,甲急送其妻到医院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甲的行为属于( )。
  • 犯罪既遂

  •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行为实行完毕,犯罪结果出现以前的过程中,并且具有放弃犯罪的自动性和彻底性。此外,还必须具有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性,即行为人必须自动、积极地采取必要措施,有效地防止其所实施完毕的犯罪行为发生法定的危害结果。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但是未能有效防止法定危害结果发生的,则构成犯罪既遂。对行为人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这种努力,可在处罚时作为从宽情节适当考虑。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考研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