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俄美欧将联手力阻伊朗恢复核燃料研究
题目: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解析:A,有歧义,可指“八旬翁闹离婚”,也可指“八旬翁的老伴闹离婚”。B,有歧义,可指“10万候鸟飞/羊城高度戒备”,也可指“10万候鸟飞洋城”,有关方面“高度戒备”。“飞”本身也有多义,既可指“起飞”,也可指“降落”,还可以指“经过”。D,有歧义,既可以理解为“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是谣传,也可以理解为央行有关负责人指出“取消活期存款利率是谣传”。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法学上,一般认为,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 ).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
解析:划分部门法的主要依据是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对象和方法。
[单选题]强某于2003年10月15日早8:10左右,骑着摩托行驶在312国道的瓜市桥上,与他同向的一辆绿色混凝土搅拌卡车突然将他撞倒,并把他甩出约十米,肇事司机见状后,立即加快油门逃逸。强某放在轻骑摩托车后箱的4.8万元现金因后箱破损而洒了一地。被告人张某与朋友李某驾驶一辆载满乘客的中巴车经过,李某发现倒在地上的强某和满地的钱,便叫张某停了下来,鼓动乘客纷纷下车“捡”钱,一些过路群众也加入进来。5分钟后地上已经分文未剩。捡完钱后,乘客上车,张某驾车逃走。张某与李某构成何罪?( )
聚众哄抢罪
解析:聚众哄抢罪是指纠集多人,实施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的所有权;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具有聚众哄抢的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本案中,张某与李某的行为符合聚众哄抢罪的构成要件,应以本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