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以上都是

题目:患者男性,18岁,身高158cm,体重102kg。因手臂肌肉拉伤住院,常规检查心电图。

解析:3.皮下气肿、肺气肿、胸腔积液、全身明显水肿等,均可导致QRS波群振幅减低。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获得性长QT间期综合征可见于
  •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 [单选题]关于钩拢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 解析:钩拢现象与等频心律(或称为等频现象)两者的概念和发生条件均不相同。钩拢现象持续时,有可能使同时存在的两种心律形成等频心律,但不意味着发生钩拢现象一定出现等频心律。

  • [单选题]“肺门舞蹈征”常见于
  • 房间隔缺损

  • 解析:房间隔缺损时,左心房内血液分流进入右心房,右心房同时接受体循环回流及左心房分流的血液,使肺循环血量明显增多,在透视观察时肺门血管影明显增粗,搏动强烈,即“肺门舞蹈征”。

  • [单选题]关于心腔内电图各间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PA间期反映两个心房间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60~70ms

  • 解析:PA间期指体表心电图P波起点到希氏束电图A波起点的间期,反映右心房内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AH间期指希氏束电图A波的起点到H波起点的间期,反映冲动经过房室结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55~130ms;HV间期代表希浦系统的传导时间,正常值为30~55ms,HV间期相对固定,一般不受心率以及自主神经等因素的影响。

  • [单选题]心肌缺血很少影响到
  • P波改变

  • 解析:心肌缺血的心电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心室肌复极过程发生变化,严重缺血还可影响到QRS波群(例如:出现一过性Q波等)。心肌缺血很少影响到P波变化。

  • [单选题]心脏病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来诊当天自觉较好。作心电图P波消失呈锯齿状,频率300次/分,室率75次/分。最可能的诊断是
  • 心房扑动(4∶1传导)


  • [单选题]HRV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是
  • SDNN

  • 解析:24小时内所有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是长时程HRV时域分析中最常用的指标,也是重复性最好的指标,反映24小时内心率变异性各种频率成分。

  •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不出现病理性Q波的情况是
  • 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

  • 解析:临床上,约有10%的心肌梗死发生在基底部,该部位的除极化过程发生在心肌除极的终末40ms,故引起QRS波群终末40ms部分的改变,一般不出现病理性Q波。

  • [单选题]以下不支持室性心动过速表现的是
  • 刺激迷走神经可终止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病理学(副高) 放射医学技术(副高) 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5)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输血技术(师)(代码:214)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乳腺技师 麻醉学专业知识 公卫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