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经常晒太阳

题目:预防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应特别强调

解析:佝偻病的病因有围生期维生素D摄入不足、日照不足、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增加,摄入不足及疾病、药物的影响等。预防佝偻病应该从病因着手,而晒太阳是预防佝偻病简单而有效的方法。经常让小孩进行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让阳光中的紫外线直射到小儿身上,每天在户外活动2个小时以上就能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但要注意在夏天不要在太阳下暴晒,也不宜在室内隔玻璃晒太阳,因为这样也达不到紫外线照射的目的。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干烤法杀灭芽孢的条件是
  • 箱温180℃;时间20~30min

  • 解析:干烤法杀灭芽孢的条件是箱温180℃;时间20~30min。

  • [单选题]患儿,女,9个月,诊断“婴儿腹泻”,补液过程中,出现尿量增多,腹胀,心音低钝,肠鸣音减弱,患儿最可能发生了
  • 低钾血症

  • 解析:该患儿因腹泻在补液过程中出现尿量多、腹胀、心音低钝、肠鸣音减弱,这些符合低钾表现,所以患儿可能发生了低钾血症。

  • [单选题]护士收集资料的方法不包括
  • 实验室检查


  • [单选题]产妇,孕3产1。因怀疑前置胎盘行剖宫产,胎儿娩出后行人工剥离胎盘很困难,发现胎盘部分绒毛植入子宫肌层,出血不止。下面恰当的处理是
  • 子宫全切

  • 解析:胎盘部分绒毛入宫肌层,胎盘植入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子宫切除是治疗胎盘植入的主要方法,胎盘部分植入且出血不多,根据胎盘植入的面积大小、深浅,可用肠线“8”字结扎缝合出血点,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局部热盐水纱布压迫和电灼等措施保守治疗,预后良好。建议根据检查采取合适方法。故答案为E。

  • [单选题]患者,男性,25岁,头部外伤、昏迷,急诊入院。病区接诊首先要做的护理工作是
  • 边通知医师,边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 解析:急诊入院患者,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应立即通知有关医生做好抢救准备。准备好抢救物品及器材:如急救车、氧气、吸引器等。将患者安置在已经准备好床单位的危重病室或抢救室。配合医生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做好记录。与护送人员认真交接,对不能正确叙述病情的患者(语言、听力障碍)、意识不清的患者或婴幼儿,暂留陪护,以便询问病史。

  • [单选题]患者,男性,54岁。3天未排便,遵医嘱给予开塞露灌肠,应嘱患者保留灌肠液的时间是
  • 5~10分钟

  • 解析:此患者便秘,行开塞露灌肠,不是保留灌肠,问的是保留灌肠液的时间,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嘱其尽可能保留5到10分钟后排便,使粪便软化。易混淆的是保留灌肠,保留灌肠通过肠道给药,结肠中药物浓度高,直接起治疗作用,其需要保留的时间是1小时以上。故答案为B。

  • [单选题]患者,女性,31岁。测体温39℃,医嘱即刻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2ml。护士执行此项医嘱属于
  • 依赖性护理措施

  • 解析:护理措施可分为依赖性护理措施,独立性护理措施和协作性护理措施。所谓依赖性护理措施,指的是护士遵医嘱执行的具体措施;独立性护理措施,是指护士在职责范围内,根据搜集的资料,经过独立思考、判断所决定的措施。协作性护理措施,即护士与其他医务人员之间合作完成的护理活动。符合题干选项是D。

  • [单选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特征性病变的部位是( )
  • 骨骼

  • 解析: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特征性病变的部位是骨骼。

  • [单选题]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出血

  • 解析:消化性溃疡的并发症有:①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10%~20%的患者以出血为首发症状,轻者仅表现为黑便、呕血,重症者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甚至低血容量性休克,应积极抢救;②穿孔;③幽门梗阻;④癌变。故选A。解题关键:出血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大约50%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于消化性溃疡所致。出血引起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的速度和量。

  • 推荐下载科目: 普通外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肿瘤内科学(副高) 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7) 疼痛学主治医师(代码:358) 公卫主治医师(代码:362)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6) 病理学技术(士)(代码:106) 住院医师规培(眼科) 中药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