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8~10 L/min

题目:患者,女性,58岁。因煤气中毒入院,患者处于浅昏迷状态,脉搏130次/分,皮肤多汗,面色潮红,口唇呈樱桃红色。

解析: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氧,使组织和细胞缺氧,因此 CO中毒后应及时纠正缺氧。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与肺泡中氧压力呈正相关,所以要给予高流量吸氧,有调节者用高压氧舱。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蛔虫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胆道蛔虫病

  • 解析:蛔虫病常见并发症有:胆道蛔虫病、蛔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其中以胆道蛔虫病最常见。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蛔虫病病因及流行病学、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肝门区肿瘤压迫
  • 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阻塞部位在肝前

  • 解析:门静脉高压症根据阻力增加的部位分为肝前、肝内和肝后三型。肝门区肿瘤压迫属于肝前型,肝静脉阻塞综合征属于肝后型。

  • [单选题]糖原累积病Ⅰ型患儿纠正酸中毒时禁用
  • 乳酸钠

  • 解析:因患儿增多的6-磷酸葡萄糖经无氧酵解而产生乳酸,导致高乳酸血症。故纠酸时禁用乳酸钠。

  • [单选题]局麻药加肾上腺素的主要目的是
  • 延缓药物吸收,避免或减轻中毒

  • 解析:肾上腺素可以延缓药物吸收速度,从而预防药物中毒。

  • [单选题]李某,女,20岁,非常害怕猫,见到猫就出汗,心跳加速,慌忙躲避,被诊断为恐惧症。医生采用放松技术与适当刺激相结合的方法,帮助李某逐渐由能够观看小猫,到接近小猫,到触摸小猫,这种循序渐进消除敏感行为的方式为
  • 系统脱敏法

  • 解析:系统脱敏法是一种最常用的行为治疗方法,它应用"抗条件作用"原理以解除患者的与焦虑有联系的神经症等行为问题。系统脱敏法的基本原则是交互抑制,即在引发焦虑的刺激物出现的同时让患者作出抑制焦虑的反应,这种反应就会削弱、最终切断刺激物同焦虑反应间的联系。

  • [单选题]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首先出现的病理改变是
  • 脾大

  • 解析:静脉高压症形成后首先出现的病理改变是脾大。

  • [单选题]肺炎球菌肺炎患者若对青霉素过敏,宜选用的有效抗菌药物是
  • 红霉素

  • 解析: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必要时根据痰培养和药物过敏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知识点进行考核】

  • [单选题]氟尿嘧啶常用于治疗
  • 绒毛膜癌肺转移


  • [单选题]噻嗪类利尿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 低钾血症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医院药学(正高) 超声医学技术(正高) 肿瘤放射治疗学(副高) 放射医学(副高) 肿瘤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41) 职业卫生主治医师(代码:363) 病理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0)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中医临床三基(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