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继续服药,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再逐渐减少剂量至停服1种药,如血压不稳定,即表明需长期服用能保持血压稳定的最小剂量
题目:患者,男,35岁。血压180/100mmHg,经服硝苯地平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3周后血压降至120/80mmHg,关于停药的问题应是
解析:坚持治疗,降压的益处是通过长期控制血压达到的,所以高血压者需长期降压治疗,尤其是高危和极高危者,在确立有效治疗方案并在血压控制后仍继续治疗,不要随意停药或频繁改变方案,这是治疗是否有成效的关键!在血压平稳控制1~2年后,可根据需要(季节、并发症)逐渐减少抗高血压药的品种与剂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宜选用药物
吲哚美辛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药物的临床应用。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药大部分是非甾体抗炎药。吲哚美辛临床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也用于胆绞痛、输卵管结石症引起的绞痛;对偏头疼也有一定的疗效,也可用于月经疼。
[单选题]属于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的是
治疗药物监测
解析:治疗药物监测(TDM)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监测患者用药的全过程,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药师与临床医师一起制订和调整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是药物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方式和途径。因此,该题的正确答案是D。
[单选题]关于多剂量给药体内药量的蓄积不正确的是
当给药间隔相同时,半衰期较小的药物易发生蓄积
解析:蓄积系数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表示药物在体内蓄积程度的参数,它与消除速率常数(生物半衰期)和给药间隔时间有关。如给药间隔时间与生物半衰期相等,则R=2,即稳态时体内药量为单剂量给药的二倍,如τ=t,则R=3.4,如τ=2t,则R=1.33。若已知药物的半衰期,则可计算出在任一给药间隔时间时该药在体内的蓄积系数。τ越小,蓄积程度越大,半衰期较大的药物容易产生蓄积。故答案选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