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62~85g/L
题目: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 )。
解析:血清总蛋白(TP)双缩脲法参考值:62~85g/L。临床意义:生理性波动:长久卧床者因体液分布原因比直立活动时低3~5g/L。新生儿比成人低5~8g/L。60岁以上老人比成人约低2g/L。增高:见于:①脱水、血液浓缩,导致总蛋白相对增高;②血浆蛋白质合成增加:主要见于球蛋白合成增加,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肝硬化代偿期、慢性炎症等(多由γ-球蛋白升高引起)。降低:见于:①蛋白质丢失:如严重烧伤、肾病综合征蛋白尿、严重出血、胸腹腔积液等;②摄入不足和消耗增加,如长期饥饿、消化吸收功能不良、妊娠后期、哺乳期摄入不足或恶性肿瘤、甲亢、各种慢性发热性消耗性疾病;③血液稀释,导致总蛋白相对降低;④合成障碍,如慢性肝脏疾病。严重肝脏损害约为40~50g/L,当TP%50g/L,ALB%30g/L时,常出现腹水。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冷沉淀的保存温度应不高于-18℃,保存期为( )。
自采集日起12个月
[单选题]一个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第一次输血宜选用( )。
少白细胞的红细胞
[单选题]浓缩少白红细胞的容量标准、检查频率和检查数量分别是
200ml全血分:(100±10%)ml,400ml全血分:(200±10%)ml,1次/月,当日库存数1%~5%
解析:浓缩少白细胞红细胞容量标准为,200ml分:(100±10%)ml,400ml分:(200±10%)ml,检查频率1次/月,检查数量为当日库存数1%~5%。
[单选题]速发性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是( )。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解析: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方法既有区分,又有交叉。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按发生的时间为速发性,但根据免疫介导因素又属于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而细菌污染反应是速发性非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输血相关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和输血后紫癜则是迟发性免疫性输血不良反应。
[单选题]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 )。
盐水法
解析: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往往产生意外抗体。人的血型抗体有IgG和IgM两类。现在所知ABO血型系统的抗-A,抗-B是IgM型,其他血型系统的抗体都是IgG型。IgM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与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传统ABO血型鉴定);而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IgG型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反应必须借助酶学试验或抗人球蛋白试验才能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也就是说传统的盐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只对ABO血型系统有效,而对其他多种血型系统无效。
[单选题]《血站管理办法》第二十四条血站采集血液应当遵循
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