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半坐卧位
题目:患者,女性,66岁。体重98kg,因急性心肌梗死而急诊入院。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心率120次/分,律齐。心电图提示前壁广泛性缺血性改变。此时,护士最好给患者安置
解析:根据题干,患者出现了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提示前壁广泛性缺血性改变。此时,护士最好给患者安置半坐卧位。故答案为C。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男性,58岁。肺炎入院4日。体温39.5℃,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并躁动不安。此现象为
意识模糊
解析:患者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并躁动不安。此现象为意识模糊。意识障碍可分为(1)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嗜睡,患者陷入持续的睡眠状态,可被唤醒,并能正确回答和做出各种反应,但当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再入睡。(2)意识模糊:是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较嗜睡为深的一种意识障碍。患者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3)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 (4)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持续的中断或完全丧失。按其程度可区分:浅昏迷:意识活动与精神活动消失,但对强的疼痛刺激(如按压框上神经)可表现出表情或运动反应,不能被唤醒;瞳孔对光反射正常,深、浅反射存在。深度昏迷:全身肌肉松弛,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深、浅反射均消失。故答案为A。
[单选题]患者女,48岁。近2个月来因日常活动可引起气急、心悸症状,评估此病人的心功能分级为
Ⅱ级
解析:Ⅰ级: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Ⅱ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单选题]患者,女,30岁,剖宫产术后。现需用平车帮助患者从手术房回到病房。护士在平车运送过程中,下列哪项措施是正确的
患者如有输液而无输液架,须一人高举输液瓶
解析:搬运途中患者头部应卧于大轮端,以增加患者的稳定性;护士应站在患者头侧,以利于观察;上,下坡时患者头部位于高处,防止头部充血;进、出门时,应先去打开门,不可用车撞门;运送过程中应保持输液管、引流管通畅,如有输液而无输液架,可一人高举输液瓶来保持输液通畅。
[单选题]紫外线灯管消毒,应从灯亮后几分钟开始计时
5~7
解析:临床上紫外线灯的光源装置主要是石英低压汞灯,电流通过时使汞蒸汽辐射出紫外线光波,5~7分钟后,使氧气电离产生臭氧,故本题选C,避错:本题部分考生容易错选B.3~5,此知识点属于识记型,否则容易出错,紫外线灯管消毒,应从灯亮后5~7分钟开始计时。
[单选题]关于心绞痛疼痛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持续时间长,如针刺刀扎样痛
解析: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心绞痛特点如下:
(1)部位:位于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其次为心前区,并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咽、颈、背、上腹部等。
(2)性质:为压迫性不适或紧缩、发闷、堵塞、烧灼感,并偶伴恐惧、濒死感。
(3)诱因:体力劳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吸烟等易诱发,最常发生在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时。
(4)持续时间:疼痛多持续3~5分钟,于停止原来的活动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5)体征:平时无异常体征。心绞痛发作时可见面色苍白、表情焦虑、出汗、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有时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一过性收缩期杂音。
[单选题]子宫内膜增生期发生在月经周期的第
5~14d
[单选题]申请注册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应在教学或综合医院完成临床实习,其时限至少为
8个月
解析:根据《护士条例》规定,护士执业注册时,应在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完成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普通全日制3年以上的护理、助产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在教学、综合医院完成8个月以上护理临床实习,并取得相应学历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