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题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 )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在于它的阶级性、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它的出现,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是( ).
  • 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 解析:39.D[解析]预算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一是商品X的价格和Y的价格等比例下降.

  • [多选题]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迫切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和粮食生产。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物价上涨过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而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是( ) 。
  •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 解析:67、【答案解析】AB。促进农业发展,大力提高粮食生产,是实现经济平稳发展的关键。

  • [单选题](1)被捕入狱
  • 5—1—4—3—2

  • 解析:本题讲述的是一个人盗窃犯罪被捕入狱到刑满释放后痛改前非成为劳模的过程。

  • [单选题]在一个成熟的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学教育体系中,经济学理论必须更面对现实,经济政策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但是,这种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学科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的学科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是靠个人的能力或者角色转变。
  • 能否制定出合理的经济政策要看经济学家的能力如何

  • 解析:13.D【解析】该段文字两句话共表达了两层含义:(1)经济学理论和经济政策的相互依存关系; (2)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结合应该靠科学疆域的拓展和理论的进步,靠科学分工和职业定位,而』不能靠个人能力或角色转变,很显然D选项与第二层意思冲突。

  •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不齿 剧变 搜集 预见

  • 解析:7. D【解析】不齿:不愿意提到,不屑与之并列,表示鄙视;不耻:不觉得羞耻。故①处应为“不 齿”。剧变:猛烈的变化;巨变:巨大的变化。②处强调变化的状态,应为“剧变”收集:使聚集在一起;搜集:到处寻找并聚集在一起,多指意见。“搜集”比“收集”还多了些“搜寻”的意味, 主观能动性更强。③处应为“搜集”。预示:预先显示;预见: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④处应为“预见”。

  • [单选题]下列关于财政政策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 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政策的实施会引起一国产出水平的变化,可以使总产出成倍数地放大或缩小

  • 解析: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财政支出的结果不是增加了社会总需求,而仅仅是改变了社会支出的结构。

  • [单选题]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比最高的年龄段所占比例为( )。
  • 17. 4%

  • 解析:80.B【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总人数的比例为48466÷520968<10%.只需看该比例大于10%的年龄段。15~19岁年龄段比例为10995÷63274≈17.4%,20~24岁年龄段为10598÷86725≈12. 2%,35~39岁年龄段为6612÷56955≈11. 6%,40~44岁年龄段为3414÷32791≈10. 4%,因此应选B项。

  • [单选题]古人云:“牵牛要牵牛鼻子”。从哲学角度分析,这里的牛鼻子是指( )。
  • 主要矛盾

  • 解析:这句话告诉我们,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这里的“牛鼻子”即指主要矛盾。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村官 公选 省考公务员 事业单位 特岗教师 国家电网 执法资格 事业单位工勤人员 军队文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