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所谓“殷彝”,指的是商朝的法律。( )
正确答案 :A
正确
解析:解析:所谓“殷彝”即商朝的某些法律。是指西周初年,为了更好地统治被征服的殷商人,西周统治者在全国各地准许适用一些不与周朝法律相冲突的商朝习惯法。但这些法律,只能在商人集中的地方适用,而不是在全社会适用。
[单选题]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指( )。
正确答案 :A
民事法律行为的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
解析:解析:单务民事法律行为是与双务民事法律行为相对应的概念,指一方当事人只负有义务,而另一方当事人只享有权利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B、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多选题]关于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单位可以成为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主体
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的,不另成立妨害公务罪
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而不包括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
解析:解析:《刑法》第347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单位犯第二款、第三款、第四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将毒品从境外运往境内和从境内运往境外构成走私毒品罪,运输毒品罪仅限于在境内运输毒品。
[单选题]宋朝有关诉讼判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称为( )。
正确答案 :D
《名公书判清明集》
解析:解析:宋朝有关诉讼判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称为《名公书判清明集》,其余三项都属于检验学著作,而不是判决书和官府公文的汇编。
[单选题]清末《十九信条》的实质在于缩小皇帝权力,扩大国会和内阁总理的权力。( )
正确答案 :B
错误
解析:解析:《十九信条》是清朝政府统治者玩弄立宪骗局最后破产的纪录。迫于压力,它在形式上被迫缩小了皇帝的权利,扩大了国会和总理的权利,而对人民的权利只字不提。
[多选题]听力原文: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ABCD
二人以上共同实施的侵害行为,就是共同犯罪
只要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就是教唆犯
只要实施的是帮助行为,就是从犯
只要实施的是实行行为,就构成主犯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共同犯罪人的分类。二人以上共同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才是共同犯罪。故A项错误。B项忽略了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2款又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由此可见,不满14周岁的.人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不属于教唆犯;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必须唆使他人犯第2款规定之罪的,才承担刑事责任。C项对帮助行为作了狭隘的理解,因为只有被帮助对象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受到帮助的,才可能构成帮助犯。D项忽略了实行犯属于从犯、胁从犯的情形。
[单选题]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或权利可以设定抵押权的是
正确答案 :C
建设用地使用权
[单选题]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对( )承担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D
投放危险物质罪
解析:解析: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仅在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时,才承担刑事责任。如果犯的是这8种以外的罪,则不负刑事责任。
[单选题]以下有关相邻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A
主体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权人,不包括使用权人
解析:解析:相邻关系的主体既可以是相互毗邻的不动产的所有权人,也可以是使用权人。BCD是错误的,只有A是正确答案。
[多选题]下列关于法治的表述,正确的有( )。
正确答案 :ABD
法治的核心在于保障人权
依法治国的重心是依法治权
法治与民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
解析:解析:“法治”在各种不同表达方式中包含着不同社会内涵和意义,可以是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可以是指依法办事的原则,还可以是指良好的法律秩序,甚至可以代表某种包含特定价值规定性的社会生活方式。法治的根本意义在于制约国家权力以确认和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即保障人权是其核心,依法治权是其重心。它有别于“法制”。法制主要侧重形式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及其有效实施,而法治更强调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至上、权力制约和权利保障等内涵。法制与人治并不截然对立;而法治则是与人治相对立的。法治与民主之间有密切联系,两者都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主要支柱,但法治与民主并不是天然统一的,如殖民统治下的香港就曾是有法治而无民主。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