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革兰阴性杆菌

题目:因其在库存低温条件下能生长,引起严重的细菌污染反应的细菌多为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迟发性溶血性反应时血涂片检查可见
  • 球型红细胞

  • 解析: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时可见大量球形红细胞,应选择A。而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则可见大量红细胞碎片,这是血管内溶血和血管外溶血特点所致。C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D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E见于地中海贫血。

  • [单选题]关于FCM方法,不正确的观点是
  • 成本低,操作要求不高


  • [单选题]多次接受不同献血者血液的患者其体内主要产生以下哪种抗体
  • HLA-I细胞毒抗体

  • 解析:HLA-I抗原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表面,包括血小板和网织红细胞等,免疫原性较强,而HLA-Ⅱ抗原仅分布在抗原提呈细胞表面和激活的T细胞表面,抗原决定簇数量较少,免疫原性较弱,故以产生HLA-I细胞毒抗体为主,其余三种是免疫相关基因产物,与免疫应答和调节有关。本题要求考生了解同种异体输血可导致的HLA抗体的产生情况。

  • [单选题]mRNA剪接过程中被去除的部分叫做
  • 内含子


  • [单选题]目前我国血液检测的传染病项目不包括
  • 丁型肝炎病毒抗体

  • 解析:只有E是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01)没有规定要检测的项目。

  • [单选题]关于全血概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保存期内的全血均可为受血者提供各种血液成分

  • 解析:全血是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及血浆中各种成分。它具有运输,调节,免疫,防御及凝血止血功能,并能维持细胞内外平衡和起缓冲作用。通常血液成分变化随着保存期延长而变化。如全血在4℃,保存1天后丧失了粒细胞和血小板功能;第Ⅷ因子在全血中保存1天后活性下降50%,此后在同一水平维持较长时间。第V因子保存3~5天活性也损失50%。

  • [单选题]我国HTLV感染人群主要在
  • 福建、广东


  • [单选题]下列哪项属于垂直传播的是
  • 母婴传播


  • [单选题]在输注血小板过程中,影响效果的是
  • 输注红细胞后冲洗输血器再输血小板


  • 推荐下载科目: 放射卫生(正高) 临床营养(正高) 职业病学(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3) 社区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3)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共卫生管理 儿科主治 病案信息技术(中级)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