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不可能构成犯罪
题目:甲对某危害结果没有阻止其发生的义务,如果该危害结果发生,甲的不作为行为( )。
解析:解析: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且有可能履行这种义务,而行为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在认定不作为时,关键是判明行为人有无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本题中甲没有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义务,那么甲的不作为不可能构成犯罪。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在我国古代“宪法”、“宪令”、“宪章”一般是指( )。
一般的法律、法度
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
颁布法律,实施法律
解析:解析:在中国的古代典籍中,曾出现过“宪法”、“宪令”、“宪章”等词语,它们的含义大致有三种:第一,指一般的法律、法度:第二,指优于刑法等一般法律的基本法;第三,指颁布法律,实施法律。
[单选题]西周时期对诉讼已经有所区分,其中“以财货相告”称为( )。
讼
[单选题]1902年,清政府任命了两位修订法律大臣,一位是沈家本,另一位是______。
武廷芳
解析:解析:1902年,清廷再次发布修律上谕,设立了主持修律的专门机构——修订法律馆,并任命沈家本、吴廷芳为修律大臣。
[单选题]甲与乙订立了租期为35年的房屋租赁合同;依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该合同中关于租期的约定( )。
20年以下均有效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合同法规定,租赁合同最长的期限为20年。
[单选题]下列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身特别保护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许可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解析:解析:宪法第7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据此,B为正确答案。
[单选题]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刑法关于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 )
正确
解析:解析: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即为抢劫罪。
[单选题]只适用于外国人的刑罚是( )。
驱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