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1972年,亨斯菲尔德和他的同事在芝加哥北美放射年会(RSNA)上宣读了他们的论文,并向全世界宣布CT机诞生
题目:关于CT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解析:1973年美国人Lauterbur完成了MRJ的实验室模拟成像工作,1978年第一台头部MRI设备投入临床使用。CT机是亨斯菲尔德发明的。伦琴发现了X线。1971年10月,世界上第一台CT机安装成功,获得了第1幅具有诊断价值的头部CT图像。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临床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颅脑CT检查应采用
横断平扫
解析:颅脑扫描方‘法的选择,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一般只做横断平扫。
[单选题]关于直热式成像技术的代表胶片,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RYSTAR(TM)DT2
[单选题]定位扫描属于扫描步骤中的
第三步:确定扫描范围
[单选题]训练X线球管的目的是
避免球管损坏
[单选题]关于相位编码梯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与RF脉冲同步作用
解析:利用相位编码梯度磁场造成质子有规律的进动相位差,用此相位差标定体素空间位置。在作用期间,体素所发出的RF信号并不利用。因此,相位编码梯度又叫准备梯度。其与选层梯度、频率编码方向垂直。先使用选层梯度场,然后相位编码,最后频率编码即采集数据。
[单选题]属于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之外的是
3D重建法
解析: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不是血管腔本身的成像,而是血流成像,包括时间飞跃(白血技术),相位对比,黑血技术。
[多选题]多层螺旋CT重建预处理的方法是
优化采样扫描
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
扇形束重建
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解析:多层螺旋CT重建预处理方法通常有优化采样扫描,Z轴滤过长轴内插法,扇形束重建,多层孔束体层重建。
[单选题]关于颅脑CT扫描的描述,正确的是
冠状位扫描基线与听眦线垂直
[单选题]成像过程中,潜影加热的适宜温度是
120°C
解析:PTG形成黑色影像的金属银主要来自热敏性银源,潜影加热温度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