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5~30℃
题目:嗜冷菌的生长温度是
解析:各类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可分为嗜冷菌(-5~30℃),最适温度10~20℃;嗜温菌(10~45℃),最适温度30~37℃;嗜热菌(25~95℃),最适温度50~60℃。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葡萄球菌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在干燥的痰液中可存活的时间是
2~3个月
解析:葡萄球菌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强于其他无芽胞菌,在干燥脓汁、痰液中可存活2~3个月。
[单选题]肠热症病程的第一周,检出伤寒沙门菌最高阳性率的方法是
血培养
解析:肠热症发病的1~2周内病原菌两次进入血流引起菌血症。菌血症间期病原菌在肝、胆囊、骨髓、脾中繁殖。发病1~2周内采取标本时可取患者血液或骨髓穿刺标本培养阳性率较高。发病2~3周后病原菌从粪便或尿液中排出体外。于发病2~3周后应采集患者粪便或尿液标本进行培养,培养出病原菌的阳性率较高。沙门菌是肠道传播的病原菌,不存在于患者痰中。肠热症发病2~3周后病原菌才从粪便、尿液中排出。
[多选题]检测麻疹出疹3天内的血清标本,IgM抗体为阴性,正确的处理是
不能排除麻疹感染
需再次采集出疹3天后的血标本再查IgM
进行病毒分离,观察多核巨细胞病变
采集咽漱液和小便,检测病毒核酸
解析:麻疹IgM抗体一般在出疹7~10天达到高峰。出疹3天内只有75%的患者可以检测到IgM抗体。
[单选题]目前,鼠疫的预防措施中,不包括:
接种鼠疫类毒素
解析: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烈性传染病。人类鼠疫是被带菌鼠蚤叮咬而引起的,发生流行前一般先有鼠类间发病和流行。当大批病鼠死亡后,失去宿主的鼠蚤转向人群,就可引起人类鼠疫。人患鼠疫后,又可通过蚤或呼吸道在人群间流行。鼠疫感染后能获得牢固免疫力,再次感染罕见。灭鼠、灭蚤是消灭鼠疫疫源,切断鼠疫传播环节的根本措施。易感人群可通过接种鼠疫减毒活疫苗获得保护。治疗必须早期注射足量抗生素,流行季节亦可预防性服用抗生素。此外,应加强国境、海关检疫。
[单选题]某校多名学生在食堂进餐后数小时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取剩余食物做细菌培养,培养物呈金黄色、可产生血浆凝固酶、可分解甘露醇。你认为此菌的其他特点是
致病物质有S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