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交通警察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的机动车驾驶员给予罚款处罚 公民依法纳税 男女双方依法进行结婚登记 人民法院在民事案件审理中依法进行调解
题目:下列选项中,属于法的实施的是( )。
解析:解析:法的实施是指法在社会生活中被人们实际施行,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A属于行政机关的执法,BC属于守法,D属于司法。因此ABCD都是正确的。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在要约生效前,要约人可以 ( )要约,以阻止要约发生法律效力。
撤回
解析:解析:要约生效前,要约人可以撤回要约,阻止要约发生法律效力。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法律的产生经历了一个从与道德、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的过程
解析:解析: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表明A选项是正确的。法律与道德的一个重要区分是实施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则主要靠社会舆论和社会风俗习惯保障实施,故B项错误。法律的最终内容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故C项错误。政策对法律具有指导作用,法律对政策实施具有保障作用,故D项错误。
[单选题]“宪法”一词来源于( )。
拉丁文
解析:解析:考生对有关宪法词源的内容有所了解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
[多选题]我国最高人民法院要向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负责,其表现是( )。
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
最高人民法院必要时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解释法律
接受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质询
解析:解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政体,决定了司法权来源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最高人民法院既然由全国人大产生,就要向全国人大负责。这种责任主要表现在下述方面:(1)最高人民法院要在全国人大每次会议上报告工作;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报告工作;(2)对于适用法律过程中遇到的法律理解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请求法律解释,以了解立法意图,正确适用法律。常委会如果作出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必须遵照适用;(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组成人员可以依法定程序向最高人民法院提出质询,要求解释;(4)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可以组织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特别调查委员会,就严重的违法失职等司法腐败行为进行调查听证,对有关司法人员作出处理;(5)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依据宪法授予的监督权,对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进行个案监督,指出裁判违反法律的地方,由法院自行依照法定程序更正裁判。
[多选题]诉讼法律关系存在于( )之间。
诉讼程序中出现的各司法机关
各诉讼参与人
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解析:解析:诉讼法律关系是依据诉讼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存在于诉讼程序中的法律关系。诉讼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各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因此诉讼法律关系也只能存在于他们之间。
[多选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84条规定: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些原则?( )
属人主义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
保护主义原则
解析:外国法人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表明了属人原则,在我国境内进行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法,表明了属地主义,故既不是单纯的属人主义,也不是单纯的属地主义,而是二者之折中原则,A、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保护主义是指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基础,不管是什么国籍的人,在什么地方的行为,只要侵害了本国的利益,就适用本国的法律,故C选项错误。
[单选题]最早记载的军法出现在( )
《尚书.甘誓》
解析:解析:在夏、商两朝,不成文的习惯法仍占有很大的比重,国王发出的“誓”、“诰”、“命”等也是当时重要的法律渊源,其中“誓”偏重于出兵打仗前的盟誓,大体相当于后世的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