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三角形骨膜反应阴影

题目:患儿,11岁,2周前出现右膝部间歇性疼痛和肿胀,拒按,休息后不缓解,且逐渐出现轻度跛行,X线可见右股骨下段骨质破坏,溶骨和成骨改变并存,边界模糊,可见Codman三角,被高度怀疑患有骨肉瘤。

解析:骨肉瘤X射线摄片的一种影像学表现,在肿瘤边缘掀起骨膜、与皮质相交处形成新骨,骨膜新生骨可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新生骨呈三角形,表现为骨膜反应性三角,称为Codman三角。故选B。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护理诊断指出护理方向,有利于
  • 制订护理措施

  • 解析: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的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结果是应由护士负责的。护理诊断指出护理方向,有利于制定护理措施 。故选C。

  • [单选题]破伤风发生的原因是
  • 破伤风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作用

  • 解析: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其侵入破损的皮肤或粘膜,加之伤口由于窄小、局部缺血、异物留存、填塞过紧等状况而缺氧时,可发生破伤风。破伤风梭菌的主要致病因素为外毒素(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痉挛毒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使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增强,致使随意肌紧张与痉挛;还可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症状。溶血毒素则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和心肌损害。

  • [单选题]新生儿生后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是
  • 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大肠杆菌

  • 解析: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①呼吸道途径:接触新生儿者如患呼吸道感染,其病原体可经飞沫由婴儿上呼吸道向下传播至肺;也可因婴儿抵抗力下降时(如受凉等),其上呼吸道感染下行引起肺炎。②血行传播感染:患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时,病原体经血行传播至肺而引起肺炎。病原体以B组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杆菌及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多见。(C对)(3)医源性传播感染:医源性感染可由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及某些致病力低的细菌引起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肿瘤放射治疗(正高) 放射医学(正高) 风湿病(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正高) 中药学(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口腔颌面外科学(副高) 呼吸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5)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