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事物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 人的认识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 人的认识要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等主观条件的限制 认识过程中难免发生错误
题目: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 )。
解析: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一次上升性循环过程往往难以达到科学性的认识,这是因为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和客观的种种限制。如受到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受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发展水平的限制,受人们主观认识条件的限制等,所以需要多次的反复实践和反复认识,才能达到对一个事物的科学的认识。受到客观事物发展程度的限制,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特性的充分暴露有一个过程。人的认识因此也难免发生错误。本题选ABC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重点是( )
工作实绩
解析:2006年12月,人事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第四条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德主要考核政治思想、职业道德表现和廉洁自律情况;能主要考核工作能力、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知识更新情况;勤主要考核工作态度、勤奋敬业精神和遵守劳动纪律情况;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任务的数量、质量、效率,取得成果的水平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单选题]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足趾坏死、变黑属于( )。
干性坏疽
解析:A【解析】坏疽是坏死继发细菌感染,分为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于性坏疽常继发于肢体,湿性坏疽常继发于肠管、胆囊、子宫、肺等与外界相通但水分不易蒸发的脏器坏死,也可继发于动 脉受阻同时静脉瘀血的体表坏死。气性坏疽常继发于深在的开放性创伤。液化性坏死是坏死组织因 酶性分解而成液态,常继发于脑脊髓。于酪样坏死是彻底的凝固性坏死,是结核病的特征病变。
[单选题]下列各项成语均与项羽有关,除了( )。
望梅止渴
解析:"望梅止渴"出自曹操的典故,他在大军断绝水源、士卒渴难忍的危急情况下,提及行军前方有甘酸的梅子,不仅使士卒引起条件反射、暂解干渴之苦,而且也鼓舞了士气。A项"破釜沉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C项"四面楚歌"也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D项"霸王别姬"也是关于项羽的成语,霸王项羽在和刘邦争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由此可知,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
[单选题]下列各要素中,不完全属于公文必备要素的一项是:
成文日期、发文机关署名
解析: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故发文机关署名不属于公文的必备要素。
[单选题]甲、乙两人分别沿铁轨反向而行,此时,一列火车匀速地向甲迎面驶来,列车在甲身旁开过,用了15秒,然后在乙身旁开过,用了17秒,已知两人的步行速度都是3.6千米/时,这列火车有多长?
255米
解析:甲与火车是一个相遇问题,两者行驶路程的和是火车的长;乙与火车是一个追及问题,两者行驶路程的差是火车的长。设这列火车的速度为x米/秒,两人的步行速度3.6千米/小时=1/秒,依题意可得,15(x+1)=17(x-1),解得x=16,故火车的长为17×(16-1)=255米。
[多选题]1958年,党中央决定建设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1984年这条铁路建成通车。进入新世纪,党中央又做出了修建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的重大决策,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结束了青藏不通火车的漫长历史。青藏铁路建成通车有利于( )。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增进民族团结
吸收东部地区的先进技术及世界的先进文明成果
实现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