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开始补液速度为10~20ml/(kg·h)
题目:患儿,女,6个月。人工喂养,腹泻3天,每天10~20次,呈水样便,已12小时未排尿。体检:T 37.5℃,意识模糊,四肢发凉,皮肤弹性极差,前囟及眼窝凹陷明显,可见颅骨软化,血清钠130mmol/L,血钾4.0mmol/L。诊断为病毒性肠炎(重型)、佝偻病。
解析:1.该题是腹泻合并佝偻病的临床护理病例题。从该题提供的信息得知该患儿的临床诊断是病毒性肠炎(重型)、佝偻病。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酶缺乏,应暂停乳类喂养,可改用豆制代乳品或酸奶喂养,以减轻腹泻,腹泻停止后,逐渐恢复营养丰富的饮食,以满足正常生长发育的需要。该题正确答案是C。
2.除D选项外,都是正确的护理措施,腹泻患儿静脉补液时,累积损失量应在8~12小时内补足,滴速约为每小时8~10ml/kg,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在后12~16小时内输完,滴速约为每小时5ml/kg。该题正确答案是D。
3.腹泻患儿由于粪便刺激肛周皮肤极易发生臀红,故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吸干水分,以免造成臀红。该题正确答案是D。
4.当患儿脱水和酸中毒时,由于血液浓缩和钙离子增加,可不出现低钙表现。在脱水和酸中毒被纠正后,离子钙减少,出现低血钙症状,即可发生惊厥。故该题正确答案是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关于小儿补液治疗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先盐后糖
先浓后淡
见尿补钾
解析: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
[多选题]7个月婴儿能够达到的生长发育指标是
自己吃饼干
已能独坐
解析:41.婴儿须在9个月左右才能用拇指和食指握物,15个月时能表示同意或不同意,9个月时能与人合作游戏。故选AC。
[多选题]清洁、消毒和灭菌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皮肤过敏者禁用碘酊
苯扎溴铵不能与肥皂合用
体温计可用70%乙醇浸泡消毒
过氧化氢溶液可除掉陈旧血迹
解析:对于清洁、消毒和灭菌;环氧乙烷可杀灭细菌(及其内孢子)、霉菌及真菌,故不对。皮肤过敏者禁用碘酊;苯扎溴铵不能与肥皂合用;体温计可用70%乙醇浸泡消毒;过氧化氢溶液可除掉陈旧血迹。这些说法均正确。故选BCDE。
[多选题]引发内源性感染的因素包括
患者抵抗力下降
患者的正常防疫机制遭破坏
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
菌群移位
解析:引起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是来自病人体内或体表的正常菌群或条件致病菌,如肠道、口腔、呼吸道、阴道、尿道及皮肤等部位 。应用潜入性器械造成的感染属于外源性,故选ABCD。
[多选题]护理人员编配除了遵循人员管理的基本要求,还应该遵守的原则有
以患者为中心
结构合理
能级对应
控制成本
动态调整
[多选题]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哪几方面
个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受损
抗生素滥用
侵入性诊疗机会增加
[多选题]预防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应做到
改善乳母的营养
及时添加辅食
避免单纯羊奶喂养
解析: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及不正确的烹调习惯。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品。孕妇应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质,妊娠后期可补充叶酸。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高发区应积极宣传改进食谱。对慢性溶血性贫血或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应给予叶酸预防性治疗,全胃切除者应每月预防性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一次。
[多选题]关于新生儿低血糖症,叙述中正确的有
足月儿出生3 d内血糖<1.67 mmol/L(30 mg/dl)
低体重儿3 d内血糖<1.1 mmol/L(20 mg/dl)
低体重儿1周后血糖<2.2 mmol/L(40 mg/dl)
全血血糖<2.2 mmol/L(40 mg/dl)
解析:1)全血血糖<2.2 mmol/L(40 mg/dl))2)低体重儿3 d内血糖<1.1 mmol/L(20 mg/dl),1周后血糖<2.2 mmol/L(40 mg/dl);3)足月儿出生3 d内血糖<1.67 mmol/L(30 mg/dl)。因此B选项错误
[多选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重症患儿应被迅速置于36℃的暖箱中
吸吮无力的患儿可暂停喂养,待症状改善后再行喂哺
解析: 积极复温是硬肿症患儿治疗护理的关键。体温>30℃,肛腋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硬肿症患儿,可置于30℃的暖箱中,每小时监测肛温1次,于6~12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体温<30℃,肛腋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应置于比实际体温高1~2℃的暖箱中,每小时提高箱温05~1℃,不超过34℃,于12~24小时体温恢复正常。保证热能供给,有助于复温和维持正常体温。热量供给从每日210kJ/kg(50kcal/kg)开始,逐渐增至419~502kJ/kg(100~120kcal/kg);喂养困难者可给予部分或完全静脉营养。液量按024ml/kJ(1ml/kcal)计算,有心、肾功能衰竭者应严格限制输液量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