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收涩药的药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促进腺体分泌

  • 解析:答案:E。本类药物味多酸涩,性温或平,主入肺、脾、肾、大肠经。具有抗菌止血、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收敛止血等作用。

  • [单选题]药材横切面最外为后生皮层的药材是
  • 正确答案 :C
  • 川乌


  • [单选题]表示减毒配伍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C
  • 相畏、相杀

  • 解析:答案:C。相畏 :即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 相杀 :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烈之性

  • [单选题]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液-液分散系统,可能产生分层、絮凝、破裂等现象的是
  • 正确答案 :D
  • 乳浊液


  • [单选题]蜂蜜加热至什么程度为炼蜜
  • 正确答案 :D
  • 116~118℃

  • 解析:炼制温度达116~118℃,含水量在14%~16%,相对密度为1.37左右者为中蜜(炼蜜),选D

  • [单选题]祛风湿药中提高免疫的有效成分是
  • 正确答案 :A
  • 五加皮多糖


  • [单选题]斑蝥米炒时,每100kg药物用米的量是
  • 正确答案 :D
  • 20kg


  • [单选题]下列配伍变化属于物理配伍变化的是
  • 正确答案 :B
  • 乳剂分层

  • 解析:答案:B。物理配伍变化   (1)溶解度的改变:包括提取、制备过程发生溶解度改变、吸附、盐析、增溶等现象。例如:①石膏不同组方在煎煮过程中硫酸钙溶解度发生的改变。②甘草与黄芩、麻黄等共煎时受药渣吸附的影响。③芒硝的盐析作用使部分甘草酸析出而易被滤除。④糊化淀粉对酚性药物会产生增溶作用,等等。药物在贮藏过程中易受温度、水分等影响,导致溶解度的改变,发生制剂质量甚至疗效的变化。   (4)吸湿、潮解、液化与结块

  • [单选题]医疗机构从业人员分为几个类别
  • 正确答案 :D
  • 6个


  • [单选题]在表述中药五味时,习惯上常将"涩"附于
  • 正确答案 :D
  • 解析:涩味药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习惯将涩附于酸。

  • [单选题]大黄止血的有效成分是
  • 正确答案 :C
  • α-儿茶素和没食子酸

  • 解析:答案:C

  • [单选题]关于煎药的说法错误的是
  • 正确答案 :E
  • 煎药过程中,质重坚硬的药物宜后下

  • 解析:煎药过程中,质重坚硬的药物宜先下,以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

  • [单选题]不耐热药液达到无菌,应采用的方法是
  • 正确答案 :E
  • 滤过除菌

  • 解析:不耐热药液达到无菌,应采用的方法是在制备过程中滤过除菌。选E

  • [单选题]拔毒去腐力强,常配石膏使用的药是
  • 正确答案 :B
  • 升药

  • 解析:答案:B。

  • [单选题]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最适用哪种治法
  • 正确答案 :D
  • 先祛邪后扶正

  • 解析:答案:D。正虚不甚,邪势方张,正气尚能耐攻者,最适用先祛邪后扶正治法.

  • [单选题]下列除哪项外,均是注射剂与滴眼液共同的质量要求
  • 正确答案 :E
  • 黏度

  • 解析:增加黏度可使眼用溶液中药物与角膜接触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吸收。因此滴眼液需检查黏度。选E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推荐下载科目: 口腔内科学(正高) 放射医学技术(正高) 全科医学(副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风湿病(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超声波医学主治医师(代码:346) 疾病控制学主治医师(代码:361) 住院医师规培(医学影像) 医学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