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核心蛋白P24
题目:HIV感染早期检测的抗原为
解析:HIV抗原检测指的就是检测HIV的核心蛋白P24。P24出现于感染的早期,此时感染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当P24抗体出现时,P24与其结合形成免疫。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属于Ⅱ型超敏反应的疾病是
格雷夫斯病(Graves病)
解析: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其确切机制尚不明确。患者血清中存在多种自身抗体,特别是针对TSH受体的甲状腺刺激抗体。所以Graves病属于Ⅱ型超敏反应。
[单选题]冷凝集综合征患者的抗体类型为
IgM
解析:冷凝集综合征患者的抗体类型几乎均为IgM,在低于37℃的环境下,可导致冷凝集现象。
[单选题]钩端螺旋体感染第1周应采集哪种标本观察螺旋体
血液
解析:于发病1周内的钩体血症期,在抗生素治疗前以无菌操作抽取静脉血,即刻接种进行培养或动物实验,此时的阳性检出率较高。患者于发病1周左右开始出现IgM特异性抗体,随后是IgG,于病程1个月左右其效价达高峰,抗体可持续数月至数年。常于发病初期和恢复期采取双份血液,测定血清抗体滴度的消长;或采集单份血样测定IgM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尿液发病第2周起患者尿中逐渐出现钩体,第3周达高峰。由于肾脏中钩体不受血液中特异性抗体的影响,故患者持续从尿液中排菌可达数周之久。留取标本前需碱化尿液。发病1周内患者出现脑膜炎症状,在抗生素治疗前于无菌条件下做腰穿,收集脑脊液。当疑有钩体病的患者或动物死亡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其肝脏或肾脏组织。
[单选题]确定免疫复合物病的直接证据为
病变部位查到固定的IC沉积
解析:判定免疫复合物病的主要依据为:病变部位有IC沉积,CIC水平显著增高,明确IC中的抗原特异性不同于沉积部位的抗原特异性。其直接证据是在病变部位查到固定的IC沉积。
[单选题]关于MPV与血小板计数联合检测的临床应用,说法错误的是
PLT正常,MPV增高可见于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单选题]下列关于百日咳鲍特菌叙述不正确的是
抵抗力强,对紫外线不敏感
解析:百日咳鲍特菌为革兰阴性小杆菌,无芽孢,有荚膜,专性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O抗原为鲍特菌属所共有,K抗原由多种凝集因子组成,其中因子7为百日咳鲍特菌、副百日咳鲍特菌和支气管炎鲍特菌所共有。本菌抵抗力较弱,但在低温0~10℃能生存,对紫外线敏感,光照60分钟可死亡。
[单选题]以下各种情况NAP积分降低的是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解析:NAP积分意义:①感染:细菌感染时NAP积分值增高,病毒性感染时,积分值一般无变化。②血液病:慢粒时,NAP积分值明显降低,常为0;但类白反应时,NAP积分值明显增高;急粒时,NAP积分值减低;但急淋时,NAP积分值一般增高;急单时NAP积分值一般减低,有时可正常;再障时,NAP积分值明显增高;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NAP积分值减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NAP积分值增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NAP积分值无明显变化;MDS的NAP积分值减低。③其他:红白血病的NAP积分值减低,慢淋、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红血病等的NAP积分值增高。
[单选题]代谢物浓度酶促终点法的反应呈
一级
解析:本题考查代谢物酶法测定有关概念,代谢物酶法测定可分为终点法和动力学法。代谢物浓度酶促终点法测定的基本条件是当待测物浓度[S]远小于其米氏常数Km时,任何时刻的反应速度v=V[S]/Km,呈一级反应动力学,即反应速度与测定物的浓度成正比,多被用来进行代谢物浓度测定。
[单选题]细菌繁殖体在干燥条件下不能生存原因是( )
失去水分蛋白质变性
解析: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等。细菌繁殖体在干燥条件下失去水分蛋白质变性而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