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30~40次/分
题目:在正常安静状态下,1岁以内小儿的呼吸频率为
解析:小儿呼吸频率快,年龄越小,频率越快。新生儿40~45次/分,1岁以内为30~40次/分。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首选的打开气道的方法是
仰头抬颌法
解析:根据2005年心肺复苏指南,推荐的首选打开气道的方法是仰头抬颌法,此法相对比较安全,对颈部的损伤小。但明确有颈部损伤的患者还是用托颌法。
[单选题]患者男,33岁。腹股沟斜疝术后取仰卧位,腘窝部垫枕,最主要的目的是
减轻切口疼痛、利于切口愈合
解析:预防腰麻后头痛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减少阴囊血肿的发生主要采取局部用砂袋压迫及阴囊抬高等措施;促进肠蠕动恢复的措施主要通过早期活动,但疝修补术后早期不宜进行;腹股沟斜疝术后取仰卧位,腘窝部垫枕,可减轻腹股沟局部张力,疼痛减轻,并有利于切口愈合;而预防疝复发主要是消除引起腹压升高的因素,故选D。
[单选题]肌内注射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注射区域正确的是
髂前上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解析:肌内注射选用联线法进行体表定位,注射区域正确的是髂前上嵴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
[单选题]患者,男性,45岁,脑外伤昏迷1个月,给予鼻饲饮食。护士采取的措施不妥的是
胃管应每日更换,晚上拔出,次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
解析:长期鼻饲更换胃管的正确时间应为:乳胶胃管每周换1次,硅胶胃管每月换1次。更换胃管时应该在当天晚上最后一次灌注食物后拔管,翌日晨从另一侧鼻孔插管。
[单选题]患儿,女,6岁。因面部及双下肢凹陷性水肿以及大量蛋白尿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半年,出现水肿减轻、食欲增加、双下肢疼痛,最应关注的药物不良反应是
骨质疏松
解析:糖皮质激素通过促进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及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引起骨质疏松,其表现为双下肢疼痛等
[单选题]患者,男性。自行咳痰困难,使用吸引器为患者进行吸痰时,正确的做法是
吸痰过程中随时观察呼吸改变
解析:在吸痰过程中护士站在患者一侧,一手将吸痰导管末端折叠,一手用无菌镊持导管前端插入患者口中;气管切开患者严格无菌操作,先吸气管套管处分泌物,再吸口鼻腔;在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是非常重要的。
[单选题]初产妇,33岁。足月妊娠,经阴道分娩出一健康女婴,产后被确诊为晚期产后出血。以下关于“晚期产后出血”的陈述,正确的是
最常发生在产后1~2周
解析: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亦有迟至产后6周发病者,故A错误,B 正确。晚期产后出血查体可见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大而软宫口松弛,故C错误。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常因胎盘、胎膜、蜕膜残留或子宫胎盘附着部位复旧不全引起,不伴凝血功能障碍,D错误。提倡母乳喂养,可促进子宫收缩,可预防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E不正确。解题关键: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 者,称为产后出血。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以产后1~2周发病最常见。
[单选题]患者男,52岁。有胃溃疡病史。近日来上腹部疼痛加剧,医嘱作粪便隐血试验,应给患者哪一组菜谱
茭白、鸡蛋
解析:粪便隐血试验前吃过肉类、动物血、含铁药物以及绿叶蔬菜等可造成假阳性。故选C。解题关键:粪便隐血试验前不宜食含铁食物。菠菜,肉类以及血制品常常影响检验结果。
[单选题]患儿男,10岁。突发上腹部钻顶样剧痛,大汗呻吟,呕吐,几分钟之后很快缓解,但又反复发作。查体:剑突右下轻度深压痛,无腹胀。应考虑为
胆道蛔虫病
解析:突发上腹部钻顶样剧痛,几分钟之后很快缓解这是胆道蛔虫病的典型临床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