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CEF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住隔离病室 避免光、声刺激 青霉素治疗
题目:患者男性,23岁。一周前左手被铁钉刺伤,未作创面处理。近日,感头痛,咀嚼肌紧张酸痛,临床拟诊为破伤风。
解析:1.破伤风感染的诊断依据为病史和临床表现,以及厌氧培养和革兰染色镜检寻找破伤风杆菌。
2.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可在血平板上生长,37℃48小时形成扁平、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齐的菌落,有溶血的特点。
3.破伤风杆菌的芽胞发育、繁殖时可产生大量外毒素、痉挛毒素与溶血毒素。但主要是痉挛毒素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4.破伤风感染的主要治疗原则为清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因此,应尽早皮下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因为破伤风的发病有一潜伏期,若尽早注射有预防发病的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女性,30岁。既往体健,不规则发热1个月余,最高38.4℃,最低37.5℃,清晨体温正常。在分析病因时,下列哪种最不可能
真菌感染
解析:病人近1个月表现为长期低热。引起长期低热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性感染(如巨细胞病毒)、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间脑综合征、恶性肿瘤及功能性低热等。真菌有病原性真菌和条件致病菌,正常健康人很少感染深部真菌病,几乎全部是机体防御功能低下者的医院内感染,常见诱因是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肝硬化、糖尿病、尿毒症等),原发性和继发性免疫缺陷症,以及医源性因素如留置各种导管等。深部真菌感染大多发生在原发疾病的病程后期,病情进展慢,毒血症症状轻,有时仅表现为低热。本例为一既往健康的中年低热患者,在考虑病因时,深部真菌感染几乎不可能。
[单选题]不能产生凝集反应的抗原是
可溶性抗原
解析:细菌、螺旋体或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可溶性抗原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后,他们与相应抗体在适当电解质存在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反应。
[单选题]关于记忆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仅限于B细胞
[单选题]参与脂类抗原提呈的是( )
CD1
[单选题]吞噬细胞有( )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中性粒细胞
解析:吞噬细胞包括大吞噬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