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结果加重犯
题目: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属于( )。
解析:解析:《刑法》第234条对故意伤害致人死亡规定了重一档法定刑,符合结果加重犯的特征。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法的适用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它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的。这表明法具有( )。
概括性的属性
解析:解析:法的反复适用性是法的概括性、抽象性的反映,而非程序性、连续性、效率性的反映。
[多选题]假想防卫行为致人死亡的,可能的后果是
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属于意外事件
解析:BC
[单选题]根据《刑法》第110条的规定,间谍罪的行为表现有( )。
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解析:解析: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间谍罪的构成特征为:(1)侵犯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安全。 (2)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如下三方面的间谍行为:①参加间谍组织;②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③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实施三种行为任一种的,即构成本罪。(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包括中国公民、外国人或无国籍人。(4)主观方面为直接故意。因此,根据《刑法》第110条的规定,间谍罪的行为表现有:一是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二是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据此,本题应选B。
[多选题]抗日民主政权根本法(即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紧紧围绕( )三大中心任务而确立。
抗日
民主
团结
解析:ACD
[单选题]甲、乙双方约定:若至今年8月30日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则租给乙公司两台,租期4个月。这一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中称为( )。
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
解析:解析:题干中,“至今年8月30日甲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有富余”是未来不可确定的事实,故为条件而非期限。由于约定的是若条件成立,则租赁关系生效,故该条件为延缓条件。而该条件是以甲公司的建筑设备有富余的发生为内容,为肯定条件。故此题中的民事法律行为是附肯定延缓条件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