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溃疡病并发幽门梗阻
题目:男性,63岁。反复发作左上腹痛10年,多为夜间、饥饿时发作,上腹胀痛伴呕吐1天,吐后症状缓解。查体:左上腹压痛,振水音阳性。
解析:反复发作左上腹痛10年,多为夜间、饥饿时发作,提示十二指肠溃疡;上腹痛伴呕吐,吐后症状缓解,查体振水音阳性,提示幽门梗阻,故本题答案选择D。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血浆渗透压增高最敏感的临床指标是
口渴
[单选题]普查原发性肝癌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为
血AFP测定
[单选题]成人对静脉注入葡萄糖的利用速度一般为( )
每小时0.3g/kg体重
[单选题]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痉挛或炎症可引起
呼气性呼吸困难
解析: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痉挛或炎症可引起呼气性呼吸困难
[单选题]室间隔缺损能否进行手术的主要因素取决于
肺血管阻力
解析:室间隔缺损能否进行手术的主要因素取决于肺血管阻力。肺血管阻力直接反映肺小血管病变情况,在血流量不变的情况下,肺血管阻力是决定肺动脉压以及室间隔缺损预后的主要因素。
[多选题]适于脾切除术治疗的造血系统疾病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
地中海贫血
ITP
解析:血液或造血系统疾病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可取得显著疗效,术后黄疸及贫血多很快消失。2.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对消除贫血及黄疸有一定疗效。3.地中海贫血:脾切除对减轻溶血及减少输血量有帮助。4.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脾切除可减轻溶血,减少输血量。5.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对激素治疗无效,或需长期大量应用激素者,可行脾切除。约50%病人可获较好疗效。6.自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对于激素无效或需长期大量应用激素者,可行脾切除术。约80%可获满意疗效。7.霍奇金病:切除脾脏可缩小放疗范围。另外脾切除后病人全身症状和血象都有改善,增强对化疗及放疗的耐受性。8.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对于伴有脾肿大者,可行脾切除,术后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常能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9.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对于有明显脾功能亢进,尤其血小板减少者,能缓解病情,但不能延长生存。10.戈谢病:有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者,脾切除能改善症状。11.脾功能亢进:脾切除效果良好,可使大部分患者周围血象恢复正常。
[单选题]结直肠、肛管的功能检查方法中,不包括
内镜检查
[单选题]开放性创伤伴有窒息,现场急救应首先
通畅气道,必要时人工呼吸
[多选题]关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危险并发症,叙述错误的是
胆管梗阻
压迫肺部引起呼吸困难
继发感染导致肝脓肿
肿瘤恶性变
解析: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危险并发症是肿瘤破裂导致腹腔内出血,本题答案选择AB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