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18℃~22℃
题目:一般病室温度保持在( )较为适宜。
解析:病室温度一般保持在18℃~22℃为宜。新生儿及老年患者的病室温度保持在22℃~24℃为宜。病室湿度一般保持在50%~60%为宜。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患者,张女士,35岁。因宫颈原位癌住院手术。护理体检:神清合作,情绪压抑,T36.8℃P72次/分,R18次/分,患者入院后,整天唉声叹气,偷偷哭泣,心事重重,护士要与患者进行交谈,护士最好先问( )。
看来您有心事,能与我谈谈吗
解析:护士用语的要求:①语言的规范性语义准确,表词达意,语言清晰,语调适中,语气温和;②语言的感情性护士应将对病人的关怀和爱心以及同情心融化在语言里,让患者感受到温暖;③语言的保密性护士应十分重视尊重和保护患者权利,尊重患者的隐私权;④语言的礼貌性护患交往中用礼貌性语言,如"您好"、"对不起"等。
[单选题]要素饮食口服的温度最适宜的是( )。
37℃
[单选题]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是( )
危重患者要测1分钟
解析:脉细弱时不可用拇指诊脉,因拇指小动脉搏动会与患者脉搏相混淆;脉搏细弱数不清时,可听心音1分钟并计数;偏瘫患者应在健肢体测脉搏;剧烈运动后应休息20~30分钟再测脉搏;为绌脉患者测脉搏时,应由2人同时进行,一人测脉率,一人测心率,测1分钟。
[单选题]手术前患者最突出的心态是( )。
焦虑和恐惧
解析:焦虑和恐惧是对预期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这种反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可以见到,是手术患者普遍存在的心理反应,尤其多见于较大的手术和无住院史或无手术史的患者。患者往往焦躁不安、顾虑重重,怕疼痛、怕出血,担心意外和并发症等。引起这种反应主要是患者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医疗环境的刺激等的影响。
[单选题]纽曼认为护理干预是通过( )
三级预防完成的
解析:纽曼的保健系统模式,是一个综合的、动态的模式,认为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护理的目的是通过护理干预来维持和恢复机体系统的平衡。纽曼认为护理干预是通过三级预防来完成的。故选C。
[单选题]为了使病人舒适、利于观察病情,应做到( )
病室内光线充足
解析:室内明暗度可影响病人的舒适度;充足的光线,可使病人愉悦,且有利于观察病情。而B、C、D、E四项虽亦可使病人舒适度增加,但并非有利于观察病情。
[单选题]按马斯洛"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的观点,对刚入院的高热病人,护士应满足其( )
生理需要
解析:马斯洛的基本需要层次论中,一般情况下,生理需要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只有它得到满足后,人才得以生存,然后才考虑其他的需要。
[单选题]可使血压测量值偏低的因素是( )
肢体位置高于心脏水平
解析:被测肢体位置过高,由于血液重力作用的影响,可使测得血压数值偏低,肢体过低,则测得数值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