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化疗时白血病细胞大量破坏释放嗜苯胺蓝颗粒进入血循环

题目: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容易发生DIC,其原因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浓缩血小板应在血液采集后多少小时内制备
  • 6小时


  • [单选题]患者男性,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及食欲不振,胸部及腹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 IgG抗体阳性,抗HBsAg抗体阳性,其余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 梅毒

  •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患者男性,35岁,近一周出现发热、头痛及食欲不振,胸部及腹部出现浅红色斑丘疹,到皮肤科就诊,实验室检查:HAV IgG抗体阳性,考虑既往感染,抗HB-sAg抗体为保护性抗体,其余病毒性肝炎标志物阴性,不考虑乙肝病毒感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阳性,与前述临床表现,最有可能是二期梅毒。

  • [单选题]在急性缺血性综合征中血栓的研究表明,血浆中哪种物质水平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 Fg

  • 解析:纤维蛋白原是肝脏合成的一种血浆糖蛋白,可参与血栓及冠状动脉的形成和发展,是反映血栓状态一个指标,也是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独立预报因子之一。纤维蛋白原升高提示机体纤溶活性降低,促血栓形成。

  • [单选题]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从特殊职业的人群所得到的结果,不能外推到其他人群或较大的人群


  • [单选题]器官移植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主要原因是
  • 细胞免疫应答

  • 解析:超急性排斥一般在移植后24小时发生。主要由于ABO血型抗体或HLA-工类抗体引起。急性排斥是器官移植患者排斥反应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一般于移植后数天到几个月内发生,病情进展迅速。细胞免疫应答是主要原因。慢性排斥主要病理特征是移植器官的毛细血管床内皮细胞增生,使动脉腔狭窄,并逐渐纤维化。慢性免疫性炎症是导致慢性排斥病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 推荐下载科目: 精神病学(正高) 口腔内科学(正高) 超声医学(正高) 老年医学(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心血管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04) 麻醉学主治医师(代码:347) 中医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5) 执业兽医(水生动物类) 医学临床三基(医技)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