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题目:窦性PP间距逐渐缩短,继而出现一个长PP间距,最长PP间距<最短PP间距的2倍,应考虑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男性,42岁。有心脏病史4年。门诊时检查脉搏呈交替脉,此种脉搏表示患者有
左心功能不全
[单选题]关于双腔起搏器周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V间期+PVARP大于基础起搏间期
解析:AV间期+PVARP为心房总不应期,应小于基础起搏间期。
[单选题]提示为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是
心室夺获及室性融合波
[多选题]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以下为有些学者建议的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其中正确的是
逸搏心率需<45次/分
逸搏周期≥2倍PP间期
心房率<135次/分
心房率>心室率
解析:三度房室阻滞是指房室传导系统某部位有效不应期极度延长(>逸搏间期),诊断标准要求有完全性的房室分离,心房率>心室率,且心室率必须是缓慢的逸搏心律,以与干扰性房室分离相鉴别。但传统的三度房室阻滞的诊断标准不能排除二度房室阻滞伴干扰引起的房室分离。因此,有些学者提出更严格的诊断三度房室阻滞的标准:①逸搏心率需<45次/分;②逸搏周期≥2倍PP间期(有助于排除二度房室阻滞);③心房率<135次/分(有助于排除生理不应期的影响)。逸搏心律可以为室性,亦可为交界性。
[多选题]室性心动过速时,QRS波群与P波的关系可表现为
房室分离
1:1室房逆传
心室融合波
部分呈1:1室房逆传,部分呈房室分离
[单选题]关于Brugada波形成机制的阐述,错误的是
动作电位2相内向钠电流增加
解析:Brugada综合征特征性心电图改变为右胸前导联的J点和ST段抬高,其发生机制为:SCN5A基因突变或错位导致心室复极早期内向钠电流减少和瞬时外向钾电流增加,引起心室外膜与内膜动作电位复极早期的电位差明显变大,形成心电图上特征性的ST段下斜型抬高,即Brugada波。
[单选题]急性心肌梗死时,肌钙蛋白T一般开始升高的时间是
3~6小时
[单选题]描笔心电信号正常,走纸速度正常,但记录不出心电波形的可能原因如下,但应除外
周围有电磁波影响
解析:周围有电磁波影响是产生交流电干扰的原因。
[多选题]持续性房颤治疗目的是
预防血栓栓塞
预防房颤复发
转复为窦性心律
解析:持续性房颤治疗目的一是预防血栓栓塞、预防房颤复发、转复为窦性心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