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
侮辱他人导致他人自杀身亡 监管人员对被监管人进行殴打与体罚虐待致死 强制猥亵妇女致死 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致其死亡
题目: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的有( )。
解析:解析:本题的考点是结果加重犯。注意结果加重犯属于法定的犯罪形态。ACD三项均不属于法律明文规定的情形。B项中,犯罪性质已由虐待被监管人罪转化为故意杀人罪,而非结果加重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
甲系地税局长,1993年向王某借钱3万元,1994年王某所办企业希望免税,得到甲的批准,王当时就对甲说“上次借给你的钱就不用还了,算我给你的感谢费”。但甲始终不置可否。2003年5月甲因其他罪被抓获时,主动交代了借钱,不还的事实。甲不构成受贿罪
乙的妻子在乡村小学教书,乙试图通过关系将其妻调往县城,就请县公安局长胡某给教育局长黄某打招呼,果然事成。事后,乙给胡某2万元钱,胡将其中1万元给黄某,剩余部分自己收下。本案中,黄某构成受贿罪,胡某构成介绍贿赂罪,乙构成行贿罪
丙为贷款而给某银行行长李某5万元钱,希望在贷款审批时多多关照。李某收钱同意。但丙的贷款申请未通过该行贷款审批会通过。李某虽然收受他人财物,但由于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
丁系工商局长,1995年在对赵某所办企业进行年检时,发现该企业并不完全符合要求,就要求其补充材料。赵某难以补齐,就请求丁高抬贵手。丁见赵某开办企业也不容易,就为其办理了年检手续,但未向赵提出任何不法要求。2001年丁退休后欲自己开办公司,就找到赵某,希望赵某看在6年前帮助过赵的情面上,借2万元作为自己公司的启动资金。赵推托不过,只好给钱。丁应当构成受贿罪
解析:解析:一开始甲与王某之间是借贷关系,后来甲对王某表示不用还钱当做感谢费的说法不置可否,说明甲已形成了受贿的故意,并且完成了受贿行为,甲就成立了受贿罪。甲交代“借钱不还”只是一种借口,主动交代的行为只能成立自首。B项中胡某是斡旋受贿,构成受贿罪,而非介绍受贿罪。斡旋受贿或称居间受贿、间接受贿,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的利益,索取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行为。C项中无论利益是否正当或利益是否真正实现,均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丁1995年的行为没有受贿的故意也没有受贿的行为,丁不成立受贿罪,后来丁的行为与前事无关,不能因此反推丁应当构成受贿罪。
[单选题]宪法不仅规定了国家根本制度,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为国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动指南。这表明宪法具有( )。
指引作用
解析:解析:宪法的指引作用是所有法律规范都共同具有的作用,它是指法律规范对人们的行为起到的导向、引路作用。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当然具有指引作用。宪法不仅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基本国策以及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而且还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这些规定即为国家和公民提供了行动指南。
[多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构成必备要素的有( )。
罪过
危害行为
解析:AD
[单选题]下列行为中属于双方民事法律行为的是( )。
买卖行为
解析:解析:买卖行为是典型的双方民事法律行为,授权行为、遗嘱行为、撤销行为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ABC错误,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