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题目:甲将自己收藏的一幅名画卖给乙,乙当场付款,约定5天后取画。丙听说后,表示愿出比乙高的价格购买此画,甲当即决定卖给丙,约定第二天交货。乙得知此事。诱使甲8岁的儿子从家中取出此画给自己。该莉在乙占有期间,被丁盗走。此时该名画的所有权属于下列哪个人?( )

解析:《物权法》第23条规定:“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本题中,因为该名画尚未交付给乙,也未交付给丙。所以乙和丙不享有所有权。至于该画最后被甲的儿子取出给了乙,乙也不能因此而取得该画的所有权,因为乙受让的时候不是善意的,而且甲的儿子属于无民事行为人,其行为无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伟业”。材料中的这位历史人物就是( )。
  • 齐桓公


  • [单选题]假设该省城镇就业人口占全省总就业人口的五分之二。且二者各年龄段就业人口平均分配,则城镇与全省哪个年龄段的失业人员人数相差最大?( )
  • 45~49

  • 解析:设全省人口为1,那么A项的值为0.4×50.50%-22.83%=-2.63%。同理求得B项的值为-3.78%,C项的值为-1.34%,D项的值为0.5%,绝对值最小的是D。

  • [单选题]有权决定民族乡的建置和区域划分的机关是( )。
  • 直辖市的人民政府

  • 解析:关于建置和区域划分问题,《宪法》和有关法律作了三项规定:(1)《宪法》第62条(全国人大职权)第(十二)项规定,全国人大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2)《宪法》第89条(国务院的职权)第(十五)项规定,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3)《宪法》第107条第3款规定,省、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乡、民族乡、镇的建置和区域划分。对比上述三项规定,选D项。

  • [单选题]推断甲骨文是比较成熟的文字最为可信的证据是( )。
  • 考古发现

  • 解析:考古发现属于第一手资料,不带有主观意志,最为客观可信

  • [多选题]( )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
  • 不设区的市

    市辖区

    自治县 (⊙o⊙)

    民族乡

  • 解析:ABCD该题考查选举程序。我国《选举法》第7条第2款规定:“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设立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选举委员会受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乡、民族乡、镇的选举委员会受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由此,在我国的直接选举中,选举委员会主持本级人大代表的选举,“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的选举都由本级选举委员会主持。

  • [单选题]日本所需要的石油主要来自于( )。
  • 中东、东南亚

  • 解析:本题考查亚洲重要的国家之一日本,考生需对日本的资源、工业模式有所了解。

  • [单选题]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工作的一项是( )。
  • 小张是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他每学期都会为附近的中小学生义务开课,讲解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等知识

  • 解析:社会工作的定义要点是:①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②助人。A、B、C三项均没有运用科学知识,不符合①;D项心理学是科学知识,讲解知识是助人行为,符合定义。故答案选D。

  • [单选题]某公司在民政部门主办的大型赈灾义演会上,当众宣布向民政部门设立的救灾基金捐赠100万元。事后,该公司迟迟未支付捐款。下列意见哪一项是正确的?( )
  • 此项捐赠允诺有法律约束力,该公司无权撤销,受赠人有权要求支付捐款

  • 解析:赠与合同是诺成合同,并且公益赠与不允许任意撤销。因此选择D项。《合同法》第l86条规定:“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 [单选题]根据《继承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分割遗产中的房屋、生产资料和特定职业所需要的财产时,应当直接依据的原则是( )。
  • 物尽其用原则

  • 解析:遗产的分割原则主要有先遗嘱继承后法定继承原则、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原则、互谅互让、协商分割原则、物尽其用的原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8条指出:“人民法院在分割遗产中的房屋、生产资料和特定职业所需要的财产时,应依据有利于发挥其使用效益和继承人的实际需要,兼顾各继承人的利益进行处理。”因此分割遗产时,应坚持物尽其用原则,满足继承人的生产、生活需要,充分发挥物的实际效用。

  • 推荐下载科目: 警察招考 村官 公选 省考公务员 农村信用社 选调生 特岗教师 三支一扶 执法资格 环保局考试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