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16
题目:如果现在是18点整,那么分针旋转1990圈之后是几点钟?
解析:因为分针旋转1圈为一小时,所以分针旋转24圈,时针旋转2圈,仍为18点整。由1990÷24=82……22,可知那时时钟表示的时间应是16点整。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
解析:行政决策民主化是实现行政管理现代化和科学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客观要求。
[多选题]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在哪些情况下必须作出发回重审裁定?( )
原审判决遗漏被告的
原审判决遗漏必须参加诉讼的第三人的
原审判决遗漏诉讼请求的
解析:《行政诉讼法解释》第71条第1款规定:“原审判决遗漏了必须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或者诉讼请求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重审。”被告和第三人均属于诉讼当事人,因此ABC正确。根据该法68条的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审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的裁定确有错误,且起诉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定,指令原审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受理或者继续审理。”所以,D项中的原审不予受理裁定确有错误的,并不发回重审,D项不应入选。
[单选题]下列属于犯罪构成必不可少要件的是()。
危害行为
解析:C[解析]犯罪的客观方面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危害行为与结果间的因果关系等,其中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而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都是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罪过、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等,罪过表现为犯罪的故意或过失,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犯罪目的只存在于直接故意犯罪之中,是主观方面的选择要件;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物或者人,是承载犯罪客体的载体,不是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
[单选题]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是( )。
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
解析:102.C【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A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B项只片面承认意识,D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ABD都是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
[多选题]下列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是( )。
健全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
解析:65. BD【解析】财政资金的分配需要有一定的比例,因此选项A错误;减少外贸出口并不能对社会和谐造成直接影响,因此选项C错误。
[多选题]下列关于GDP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提出“绿色GDP”概念是为了强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解析:GDP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因此A项错误,B项正确。对环境资源进行核算,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其计算结果可称之为“绿色GDP”。因此“绿色GDP”表示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C项错误,D项正确。
[单选题]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水是万物的始基”。中国春秋时代《管子》一书中也指出“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他们的观点属于( )。
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解析:朴素唯物主义是用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物质形态来解释世界的本原的哲学学说,是唯物主义发展的最初历史形态。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把世界的本原归根为某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试图从中找到具有无限多样性的自然现象的统一。朴素唯物主义总体上是正确的,但由于受到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朴素唯物主义是依据直观经验和比较粗浅的自然知识所作的理论概括,缺乏一定的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带有猜测的成分,带有直观的、朴素的性质。题干中两种观点正是典型的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故选D。
[单选题]有两个时钟均出现了问题,一个每小时快15分钟,另一个每小时慢20分钟。在标准时间 早8点,将两个钟表调准。当快钟显示时间为下午6点时,使它停摆,等慢钟显示时间也为下午6点时,再让快钟继续走动。那么快钟停摆了多久?( )
7小时
解析:早8点到下午6点共经过了10个小时,当快钟显示时间为下午6点时,标准时间为:8+10×60÷(60+15)=16(时),即下午4点;当慢钟显示时间为下午6点时,标准时间为:8+10×60÷(60-20)=23(时),即晚上11点。由此可知,快钟共停摆了11-4=7 (小时)。答案为C。
[单选题](1)提高效率
(3)-(4)-(2)-(5)-(1)
解析:经济发展后车辆增加,导致交通堵塞,为此扩建道路,提高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