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对于牵连犯,一律从一重罪处断
题目:关于处断原则的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解析:解析:对于法条竞合犯,适用的基本规则是特别法优于一般法,适用特别法条排斥一般法条,A表述正确。对于想象竞合犯,因为属于实质上的一罪,故一律从一重罪处断,B表述正确。对于牵连犯,实际上是数行为犯数罪,属于处断的一罪,原则上择一重罪处罚,但法有特别规定的除外,C表述错误。对于吸收犯,仅以吸收之罪处断,不数罪并罚,D表述正确。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不动产物权可以适用的制度有( )。
登记
抵押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不动产物权上能够设定的制度。不动产物权实施登记制度,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适用先占的客体只能是动产,不动产不能成立先占,因此,排除B项。抵押既可以在动产上适用,也可以在不动产上适用,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不动产不适用善意取得,排除D项。
[单选题]我国《刑法》第18条第3款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 )处罚。
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解析:解析: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精神病人并非在精神结构的任何方面都是错乱的,而且,其中还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正常的,并未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这种精神病人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必须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由于他毕竟是在患精神病的情况下实施的,其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可能受精神病的影响而有所减弱,因此,我国刑法规定,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多选题]行为人为防止、制止国家、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损害的,其损害( )。
由侵害人承担赔偿责任
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解析:解析:根据我国民法,如果紧急避险的险情的发生归因于人的行为或者管理下的物件或活动,则应由该行为人或者管理人承担民事责任。这个人可以是避险人、受害人、受益人或者其他人。而如果险情的发生归因于自然力,避险人原则上不负民事责任。而他人因为保护受益人利益而使自己遭受损害时,应根据公平原则,由受益人给予适当补偿。故 B、D正确。
[单选题]罗某驾车行驶,见一小孩突然横穿公路,罗见刹车已来不及了,便将方向盘打向人行道上,使人行道上停放的一辆汽车滚到路坎下面而严重损坏。罗的行为是( )。
紧急避险
[单选题]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是没落的奴隶主贵族阶级挽救其统治的重大措施。( )
错误
解析:解析:春秋时期的公布成文法活动,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在走向瓦解,封建制法律体系逐步形成。具体说来公布成文法的活动:第一,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的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第二,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三;带动了法律观念与法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第四,为战国时期及战国以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因此本题是错误的。
[单选题]《钦定宪法大纲》的正文,直接抄袭于( )。
日本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