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重庆直辖市的设置是由下列哪个机构通过的?( )
正确答案 :C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解析:根据我国宪法第62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职权包括“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而就通过设置重庆直辖市的这一具体事实来说,是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故选C。
[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C
陕西省居民生活地表水耗水量占该省总耗水量的比重高于山东省
解析:1.24/20.91=2.48/41.82>2.36/49.57.
[单选题]: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 )形容词,大量堆砌,是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之一。 ②他的设想不错,就是( )足够的勇气去付诸实施。 ③只有走教育的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教育的规模生产和规模( )。
正确答案 :A
滥用 缺乏 效益
解析:滥用:指无限制地用,不必用也用,不该用也用;乱用:指无条理无秩序地用,该用这而用那;缺乏:指强调少或没有,消极色彩浓;缺少:指数量上少一些,有时指没有效益:指效果和利益;效率: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结合语境分析,应选A。
[单选题]:听莫扎特的音乐能够提高智商,这被称为“莫扎特效应”。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音乐在陶冶情操、抚慰心灵上的作用正在逐步显现出来。人类离不开音乐也是显而易见的事实。通过这段话,可以知道的是: ( )。
正确答案 :C
看不出作者是否认同“莫扎特效应”
解析:从材料第二句中“无论‘莫扎特效应’有无这样的神奇效果”可以看出作者对“莫扎特效应”没有做肯定或者否定的评价,所以A答案不能选;材料第二句和第三句只能说明音乐对人类有作用,并不能得出“音乐能提高智商”以及“音乐在大脑的‘开发方面’起关键作用”,所以B、D答案不
[单选题]:一个工人加工一批产品,他每加工出一件正品,得报酬0.75元,每加工出一件次品,罚款1.50元。这天他加工的正品是次品的7倍,得款11.25元。那么他这天加工出多少件次品?( )
正确答案 :B
3
解析:工人加工7件正品得款0.75×7=5.25(元),加工出一件次品罚款1.50元,所以每加工8件产品得款5.25-1.50=3.75(元)。所以他这天加工出的次品是11.25÷3.75=3(件)。
[单选题]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10天完成,乙单独做需12天完成,丙单独做需15天完成。现由甲、丙合做2天,余下的工作按照甲干一天,乙再接替甲干一天,丙再接乙干一天,然后甲再接替丙干一天,乙再接替甲干一天……如此循环,则完成这件工作共需多少天?()
正确答案 :C
10天
解析:甲、丙先合作2天完成这件工作的(110+115)×2,余下1-(110+115)×2=23,由甲、乙、丙三人轮流做。甲、乙、丙三人一个循环完成工作的(110+112+115)=14,如此2个循环,还剩23-14×2=16,还需甲干一天,乙再干(16-110)÷112=45天就可完成。这样这件工作共需2+6+1+1=10天。
[单选题]主张“人性善”的是( )。
正确答案 :B
孟子
解析:这个题目是考察应试者的人文常识。“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分别是“孟子”与“苟子”所持的观点。故选B。
[单选题]以一般读者为对象的评价建筑作品的著作,应当包括对建筑作品两方面的评价,一是实用价值,二是审美价值,否则就是有缺陷的。摩顿评价意大利巴洛克宫殿的专著,详细地分析评价了这些宫殿的实用功能,但是没能指出,这些宫殿,特别是它们的极具特色的拱顶,是西方艺术的杰作。 假设以下哪项,能从上述断定得出结论:摩顿的上述专著是有缺陷的?( )
正确答案 :C
摩顿的上述专著以一般读者为对象
[单选题]:对人说话要尽量和善,因为当你 的时候.心情最糟糕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尤其当对方对你不理不睬时,一切影响都会反弹到自己身上。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C
恶语相向
解析:空格处填入的成语应该与“对人说话要尽量和善”意思相反,由此可推断该成语的解释大致为“对人说话凶巴巴”之类,凶神恶煞指的是凶狠或凶恶的人,深恶痛绝的意思为厌恶、痛恨到了极点,穷凶极恶是用来形容极端凶残恶毒,皆不符合文意;恶语相向指用恶毒的语言伤害人,形容说话尖酸刻薄,令人难堪,符合题目要求,所以本题选择C。
[单选题]王艳、李帆、张伟在一起,一位是工人,一位是农民,一位是教师。现在只知道:张伟比教师年纪大,王艳和农民不同岁,农民比李帆年龄小。因此我们可知( )。
正确答案 :A
李帆是工人,张伟是农民,王艳是教师
解析:已知“张伟比教师年纪大”,说明张伟不是教师,并且张伟的年龄大于教师,又知道“农民比李帆年龄小”,说明李帆不是农民,李帆的年龄大于农民的年龄。还知道“王艳和农民不同岁”,说明王艳不是农民。既然知道王艳、李帆不是农民,那么张伟一定是农民。三人年龄顺序是李帆、农民、教师。从这个顺序可知李帆不是教师,他只能是工人,教师就一定是王艳,由此可知A为正确答案。要做好这种题,就要逐个分析条件,逐个去掉不可能的结果。最后就可推理得到正确答案。
查看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