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增溶剂
题目:聚山梨酯-80可作为中药注射液的
解析:为了提高注射液中药物的溶解度,或制备乳状液型、混悬液型注射液的需要,在保证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可考虑加入适量的增溶剂或乳化剂、助悬剂等。除另有规定外,供静脉用的注射液,慎用增溶剂;椎管内注射用的注射液,不得添加增溶剂。常用增溶剂有聚山梨酯80、蛋黄卵磷脂、大豆磷脂等;聚山梨酯80、大豆磷脂、蛋黄卵磷脂也可用作乳化剂;甘油可用作助悬剂。答案选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贴剂的组成中不包括
膏体
解析:本题考点是贴剂的组成。贴剂一般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黏胶层及临床前除去的保护层组成。所以选择E。
[单选题]《本草经集注》记载的药味数是
730种
解析:《本草经集注》,梁代的代表本草著作,古代药学著作。共七卷。南北朝梁代陶弘景所编著于(约公元480-498年前)。陶氏认为《本经》自“魏晋以来,吴晋、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四十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揉,冷热交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得失,医家不能备见”等问题,于是给予整理、作注。又从《名医别录》中选取365种药与《本经》合编,用红、黑二色分别写《本经》与《别录》的内容,名之为《本草经集注》。本书共7卷,载药730种,分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7类,这是药物分类的一个进步。答案选E
[单选题]生狗脊片近外皮1~4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环纹是
木质部
解析: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长5~20cm,直径2~10cm,厚1.5~5mm;切面浅棕色,较平滑,近边缘1~4mm处有1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边缘不整齐,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质脆,易折断,有粉性。答案选D
[单选题]生产中药注射剂或大输液,为了有效去除鞣质、蛋白质、淀粉、树脂等大分子物质及其微粒、亚微粒和絮凝物等,常采用的方法是
膜分离
解析:本题考点是膜分离法在生产中的适用范围。膜分离法用于生产中药注射剂和大输液可以有效地去除鞣质、蛋白质、淀粉和树脂等大分子物质及其微粒、亚微粒和絮凝物等,还可以明显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工艺。除此之外,膜分离法还可以用于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口服液、药酒和其他制剂。
[单选题]关于中药浸提的说法错误的是
渗漉法适用于无组织结构中药的浸提
解析:本题考查浸渍适用的原料药料。浸渍法适用于黏性药材、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制剂。渗漉法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制剂,也可用于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无组织结构药材、新鲜及易膨胀的药材不适用。
[单选题]根据中医望诊理论,热邪亢盛可见( )
芒刺舌
解析:芒刺舌属若芒刺干燥,属热邪亢盛,热愈盛则芒刺愈多。
[多选题]按病因学分类的中药不良反应包括
剂量有关
剂量无关
配伍有关
药物依赖
解析:病因学分类1、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中药不良反应:该类型由药物本身或其代谢物所引起,使固有药理作用持续和增强。由于不同个体在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组织器官的不良反应。其不良反应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毒性作用,以及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作用等。该类型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个体易感性差异大,并受年龄、性别、病理状态等因素影响,一旦发生,后果十分严重,甚至可导致死亡。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中药不良反应:该类型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而与药物变性(如药物有效成分降解产生有害物质)和人体特异体质(指患者的特殊遗传素质)有关。该类型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经常规的毒理学筛选也很难发现,发生率虽较低,但危险性大,病死率较高。故此题应选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