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电解质、pH和温度

题目: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最重要因素是

解析:①电解质:抗原与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后,虽由亲水胶体变为疏水胶体,若溶液中无电解质参加,仍不出现可见反应。②酸碱度:抗原抗体反应必须在合适的pH环境中进行。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因此每种蛋白质都有固定的等电点。抗原抗体反应一般在pH6~9进行,有补体参与的反应pH为7.2~7.4,pH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抗原与抗体反应。③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温度升高可加速分子运动,抗原与抗体碰撞机会增多,使反应加速。一般为15~40℃,常用的抗原抗体反应温度为37℃,温度如高于56℃,可导致已结合的抗原抗体再解离,甚至变性或破坏。每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最适反应温度要求。此外,适当振荡也可促进抗原抗体分子的接触,加速反应。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参与介导免疫黏附促进免疫复合物清除的补体成分是
  • C3b

  • 解析:C3b与病毒等免疫复合物等结合后,可介导后者与具C3b受体的红细胞及血小板等结合,形成较大的聚合物,从而有利于吞噬细胞的捕获和吞噬清除。

  • [单选题]C5a具有的生物学活性是
  • 趋化作用

  • 解析:C3a、C4a、C5a是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趋化因子。

  • [单选题]尿干化学分析仪在检测白细胞时出现镜检法(-),分析仪法(+),两者不符的原因是
  • 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长

  • 解析:试带法白细胞检测采用白细胞酯酶法。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长或其他原因引起白细胞破坏,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中,使镜检法(-),分析仪法(+);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会出现镜检法(+),分析仪法(-),另外尿中以单核细胞为主时也会出现此结果。

  • [多选题]与酶法(CHOD-PAP法)测定血清胆固醇无关的酶是 ( )
  • 甘油激酶

    甘油氧化酶


  • [单选题]阴道分泌物涂片中含中等量阴道杆菌和上皮细胞,白细胞数10~15/HP,清洁度为( )
  • Ⅱ度


  • [单选题]关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过程,正确的描述是
  • 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

  • 解析:病毒的复制过程主要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装配与释放五个阶段。

  • [单选题]由PH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正常人群的转化率为
  • 60%~80%

  • 解析:健康人外周血经PHA刺激后淋巴细胞转化率为60%~80%,小于50%可视为降低。

  • [单选题]一种抗体,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则发生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高,且妇女容易反复发生自然流产,该种抗体是
  • 抗磷脂抗体

  • 解析:血清中存在抗磷脂抗体的患者容易产生血栓性疾病和反复自然流产,其他抗体常导致不孕或新生儿溶血。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妇产科学(副高) 耳鼻咽喉科学(副高) 医院药学(副高)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住院医师规培(耳鼻咽喉科) 中医学专业知识 中西医结合执业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