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E

凝血因子活性测定

题目: 患儿男性,2岁,平日常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发绀、关节肿胀,3天前头部外伤后出现呕吐、抽搐。查血常规三系正常,凝血时间延长,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患儿曾有一个舅舅出现过类似出血症状,并于3岁时死亡。

解析:结合患儿表现及家族史,不排除患儿为血友病,此时最有意义的辅助检查是进行凝血因子活性测定,以明确诊断。故E选项正确。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在小儿日常教育中要注意的原则是
  • 教育的一致性

    要以身作则

    以赞扬鼓励为主

  • 解析:要注意一贯性和一致性相结合的原则;应以身作则,言行一致,成为幼儿行为的表率,避免空洞的口头说教。以赞扬鼓励为主

  • [多选题]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措施是( )
  • 分析感染源和感染途径

    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 解析:发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时,正确的处理措施是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分析感染源和感染途径、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故选BCD。

  • [多选题]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包括
  • 科学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专业性原则

  • 解析:科学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尊重性原则、保密性原则、专业性原则都是属于患者心理教育的原则。故选ABCDE。

  • [多选题]关于麻疹与结核病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使结核病变隐伏

    麻疹不影响结核病变化

  • 解析:急性传染病特别是麻疹、百日咳等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暂时降低,致使体内隐伏的结核病灶活动、恶化,或成为感染结核的诱因。所以DE选项描述不正确。

  • [多选题]儿科护理中,护士对患儿与家长进行宣教的内容包括
  • 帮助患儿适应医院环境

    教会家长如何观察患儿的病情

    教会家长掌握患儿出院后的照顾技巧

  • 解析:护士对家长宣教时除教会家长会对患儿做护理诊断外,其余均正确。

  • [多选题]关于原位菌群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也称定位转移

    即正常菌群在外来菌的入侵下在原有部位发生了数量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失调因素被消除后,正常菌群均可自然恢复

    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仅发生原位菌群失调

  • 解析:原位菌群失调是指正常菌群虽仍生活在原来部位,亦无外来菌入侵,但发生了数量上或种类结构上的变化 。一度原位菌群失调在失调因素被消除后,可自然恢复;二度失调时,菌群内由生理波动转变为病理波动,去除失调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调状态,不易恢复,具有不可逆性 。移位菌群失调又称定位转移,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易发生 。故选ABCD。

  • [多选题]小儿急性中毒时,符合洗胃的情况是
  • 毒物进入不超过4~6小时

    患儿已进入昏迷状态

    患儿体温正常

  • 解析:对水溶液药物中毒,适用于洗胃;中毒引起惊厥未被控制前禁止洗胃;一般为服毒4~6小时以内;强腐蚀性毒物摄入者禁忌洗胃;昏迷患者也可洗胃

  • [多选题]关于人际传播的描述,错误的是
  • 又称亲身传播

    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是人与人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

    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的传播形式

  • 解析:亲身传播是人们使用手、脸等身体部位来进行动作、表情等非语言传播。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人际传播也不是共享信息的最基本的传播形式。故选ABCD。

  • [多选题]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的
  • 性能、作用

    使用方法

    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

    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

    并按规定定期监测

  • 解析: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故选ABCDE。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推拿学(正高)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药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副高) 理化检验技术(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学主治医师(代码:352)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辽宁初级中药士 医学临床三基(药师) MRI技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