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急性排斥反应

题目:男性,64岁,接受肾移植手术后2周出现尿量减少,体重增加0.5kg/d,查体移植肾压痛明显,化验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

解析: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在移植后4天至2周出现,肾移植时出现尿量减少、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肾叩痛。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哪种骨折不是完全骨折
  • 青枝骨折

  • 解析:青枝骨折是典型的不完全性骨折,多发于儿童,因儿童骨质软韧,不易完全断裂。故本题答案为B。

  • [单选题]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最常见的酸碱失衡是
  • 代谢性酸中毒


  • [单选题]男,8岁,查体发现阴囊囊性肿块,站立时肿块明显增大,透光试验阳性,卧位时肿块缩小或消失,睾丸不能触及
  • 交通性鞘膜积液

  • 解析:阴囊囊性肿块,透光试验阳性提示鞘膜积液,站立时肿块明显增大,卧位时肿块缩小或消失,提示交通性鞘膜积液,故本题答案为C。

  • [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肾脏急性排异的病理学改变
  • 间质纤维化

  • 解析:肾脏急性排异包括:1. 细胞型排斥反应 常发生于移植后数月,临床上表现为骤然发生的移植肾衰竭。细胞型排斥反应镜下可见肾间质明显水肿,CD4+和CD8+T细胞为主的单个核细胞浸润。肾小球及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中有大量单个核细胞,可侵袭肾小管壁,及肾小管炎,可引起局部肾小管坏死。2. 血管型排斥反应 血管型排斥反应主要为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抗体及补体的沉积引起血管损伤,随后出现血栓形成及相应部位的梗死。此型更常出现的是亚急性血管炎,表现为成纤维细胞、肌细胞和泡沫状巨噬细胞增生所引起的血管内膜增厚,常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故本题答案为B。

  • [单选题]镜检霍乱弧菌最常用
  • 悬滴法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核医学(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核医学技术(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高) 学校卫生与儿少卫生(副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基础检验(副高) 风湿与临床免疫学主治医师(代码:313) 广东省药学专业中级(药学类) 住院医师规培(口腔病理科) 中医学专业知识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