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尽早封闭瘘口

题目:患者,女性,28岁。7天前因“弥漫性腹膜炎,胃、十二指肠破裂”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行胃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造瘘减压术,空肠造瘘置营养管、放置腹腔引流管。1天前患者诉腹痛,T 39.2℃,见小网膜孔附近引流管引出含胆汁样液体,量约1500ml。

解析:1.该患者7天前曾接受胃十二指肠修补、十二指肠和空肠造瘘术。现患者腹痛,T39.2℃,腹腔引流引出胆汁样液体,术后1周左右是吻合口瘘的好发阶段,因此考虑该患者并发了吻合口瘘。 2.口服美蓝后,若自小网膜孔附近引流出蓝色液体,则可确诊为吻合口瘘。 3.堵瘘应在瘘管形成、病情好转后进行。 4.由于患者已出现吻合口瘘及腹腔感染症状,故在腹膜炎未控制前不能给予肠内营养,应禁食、胃肠减压,保持腹腔引流通畅;取半坐卧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者,男性,60岁,颈肩疼痛,僵硬,双侧上肢麻木、感觉过敏、无力,放电样串痛,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该患者属于颈椎病的
  • 脊神经根型

  • 解析:脊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的骨刺向侧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水平的神经根,并出现一系列相应节段的神经根刺激或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被称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 [单选题]诊断慢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 纤维胃镜检查

  • 解析: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内镜检查和胃黏膜活检组织学检查,即通过采用纤维胃镜进行检查。其他检查手段有胃液分析、血清胃泌素检查,胃肠钡剂检查、幽门螺杆菌等,这些检查有助于病因检查。答案为D。

  • [单选题]胎盘在妊娠后几周末形成并初具功能
  • 12周


  • [单选题]患儿,7岁。活动后气促5年余。1岁半开始出现活动后气促、乏力、口唇及指(趾)端发绀,喜欢下蹲位,可见杵状指。首先应考虑的疾病是
  • 法洛四联症

  • 解析:法洛四联症患儿临床表现(1)发绀多在生后3~6个月出现,也有少数到儿童或成人期才出现。发绀在运动和哭闹时加重,平静时减轻。(2)呼吸困难和缺氧性发作多在生后6个月开始出现,由于组织缺氧,活动耐力较差,动则呼吸急促,严重者可出现缺氧性发作、意识丧失或抽搐。(3)蹲踞为法洛四联症病儿临床上一种特征性姿态。蹲踞可缓解呼吸困难和发绀。患儿生长发育迟缓,常有杵状指、趾,多在发绀出现数月或数年后发生。胸骨左缘第2~4肋间可听到粗糙的喷射样收缩期杂音,常伴收缩期细震颤。极严重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动脉闭锁病例可无心脏杂音。在胸前部或背部有连续性杂音时,说明有丰富的侧支血管存在,肺动脉瓣第二心音明显减弱或消失。

  • [单选题]有关气管和支气管异物并发症,不正确的是
  • 大出血

  • 解析:支气管异物常见并发症:发热、肺部感染、肺脓肿、脓胸;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

  • [单选题]患儿,6岁,2周前患上呼吸道感染,近2天来颜面水肿、尿少、血尿、高血压。诊断为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感染的致病菌最可能是
  • β溶血性链球菌

  • 解析:急性肾小球肾炎常于感染后发病。其最常见的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偶见于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及原虫类如疟原虫、血吸虫和病毒。临床上以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

  • 推荐下载科目: 结核病(正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正高) 针灸学(副高) 职业卫生(副高) 儿科护理(副高) 营养学中级职称(代码:382)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住院医师规培(泌尿外科) 住院医师规培(放射肿瘤科) 医学检验(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