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D
因子Ⅷ基因缺陷 性连锁隐性遗传
题目:患儿男,3岁。8小时前额部不慎碰伤,出现血肿,约半个乒乓球大小。患儿既往无出血病史,其舅舅经常出现血肿情况。体检:发育正常,轻度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心肺(-),腹软,肝脾未及,余无异常发现。
解析:3.患儿APTT延长,PT、BT、TT正常,血小板计数和功能正常。患儿初步诊断为血友病。
7.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因子Ⅷ和Ⅸ基因缺陷、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导致内源性凝血途径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包括血友病甲(因子Ⅷ缺乏症),血友病乙(因子Ⅸ缺乏症)。均为性连锁隐性遗传,遗传基因分别位于Xq28和Xq27。临床表现为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后出血难止。实验室检查:筛查试验为APTT延长,PT、BT、TT正常。纠正试验用STGT或TGT。凝血因子促凝活性检测:因子活性(Ⅷ:C或Ⅸ:C)减低是常用的确诊试验。凝血因子抗原含量检测:因子抗原含量(因子Ⅷ:Ag和因子Ⅸ:Ag)减低或正常。排除试验:作BT和vWF:Ag检测以排除vWD。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以下关于螺旋体微生物学检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可用于检测莱姆病
解析: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用于检测梅毒。
[单选题]戈谢细胞的突出特征是下列哪项( )。
胞质内有洋葱样或蜘蛛网状结构
[单选题]下列不是引起DIC的直接原因的是
血液高凝状态
解析:凡能引起内源性或外源性凝血系统广泛激活的因素,都能成为引起DIC的原因。血液的高凝状态本身并不会直接激活凝血过程,所以不是DIC的直接原因。
[单选题]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易发生溶血性贫血的生化机制是
缺乏NADPH使红细胞GSH减少
解析: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时,红细胞无氧糖酵解障碍,导致NADPH缺乏,从而使维持胞膜功能的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而易导致溶血。
[单选题]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最常用的方法为
ELISA
解析:目前在国内的临床实验室中最常用的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ELISA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简便快速、成本低。
[单选题]瑞氏染色时引起染色偏蓝的原因是
缓冲液偏碱
[单选题]下列哪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最接近于血中糖化血红蛋白的真值( )
亲和色谱法
解析:本题考查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方法。亲和色谱法最特异,故最准确。
[单选题]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是
魏氏法
解析:目前血沉测定首选的方法是魏氏法。
[单选题]不属于球蛋白的是
补体C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