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肺泡通气量下降
题目: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生Ⅱ型呼衰最主要的机制是
解析:Ⅰ型呼衰因通气/血流比例失调;Ⅱ型呼吸衰竭因单纯肺泡通气不足,肺泡通气量下降。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下列会出现肺循环血量增多,并伴左心房左心室血量增多的是
动脉导管未闭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的血流动力学特点:血液自主动脉向肺动脉分流。此时肺动脉接受右心室及主动脉分流来的两处血,故肺动脉血流增加,至肺脏、左心房及左心室的血流增加,因而出现左心房、左心室的扩大,室壁的肥厚。听诊: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闻有粗糙响亮的连续性机器样杂音。X线检查:左心房、左心室增大,肺动脉段突出,肺门血管影增粗,可有肺门"舞蹈"。有肺动脉高压时,右心室亦增大。主动脉弓增大。
[单选题]若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其他疾病的择期手术,最早应在心肌梗死后
6个月
解析:围手术期处理这一章未明确提出具体时间,Goldman指数评分表认为应该在6个月后。
[单选题]小儿先天性反射不包括
触觉
解析:小儿原始反射是小儿时期暂时存在的反射,包括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颈肢反射、交叉伸展反射,新生儿生后即有,2个月后减弱,6个月后仍存在应视为异常;降落伞反射,生后8~9个月出现,终身存在。触觉不属于原始反射,故选E。
[单选题]关于玻璃样变性,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可发生于肾远曲小管上皮细胞
解析:在组织或细胞内出现均匀一致、半透明状伊红染色物质,称为玻璃样变性。常见的玻璃样变性有三类:(1)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常见于瘢痕组织、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纤维化的肾小球等。(2)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常发生于高血压病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3)细胞内玻璃样变性:细胞质内出现圆形均质无结构红染物质。如肾炎或其他疾病伴有大量蛋白尿时,蛋白质被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吞饮,在细胞质内融合成玻璃样小滴。
[单选题]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核苷酸
解析:组成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
[单选题]引起肺血栓栓塞症的血栓大部分来源于
下肢深静脉
解析:本题属理解判断题,难度中等。考查考生对肺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理解和应用。肺血栓栓塞症的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已经引起全球关注。对该病危险因素的认识可提高本病的预防和治疗。因为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是外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随静脉血流移行至肺动脉,形成肺动脉内血栓栓塞,因此选项E为唯一答案。
[单选题]肺循环血量增多,并伴左心房、左心室血量增多的先天性心脏病应是
动脉导管未闭
解析:动脉导管未闭中,由于主动脉在收缩期和舒张期的压力均超过肺动脉,而使肺循环及左心房、左心室、升主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故选C正确。原发性和继发性房间隔缺损较大时,右心房、右心室和肺循环血量增加,选A、B不正确。室间隔缺损时,右心室和肺循环血量增加,选D不正确。法洛四联症的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严重时,左心室和体循环血量增多,选E不正确。
[单选题]男,70岁。右腹股沟区可复性肿物15年。查体:P84次1分,R20次/分,BP160/110mmHg。糖尿病病史7年,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近1个月来维持在6.2~9.0mmol/L。吸烟20余年,20~30支/日。欲行右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围手术期处理错误的是
术前应用胰岛素降低血糖
解析:本题看似考察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实则考察围手术期的处理,糖尿病影响伤口愈合,感染并发症增多,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应继续服用至手术的前一天晚上,禁食病人需静脉输注葡萄糖加胰岛素维持血糖轻度增高状态。所以本题C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