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CDE

发展智力 提高感知能力 提高运动能力 有治疗性作用 发展心理、社会适应能力

题目:游戏的作用有 ( )

解析:游戏的作用有提高感知、运动能力;发展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智力;有治疗性作用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患儿,女,5个月。重症佝偻病,医嘱肌内注射维生素D,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注射后2~3日加服钙剂

  • 解析:3个月以内小婴儿或有手足搐搦症病史的婴儿,在肌内注射维生素D前2~3天至注射后2~3周,口服钙剂,防止低钙抽搐。

  • [单选题]“个别谈话”属于哪一种社区健康教育形式
  • 个体语言教育形式


  • [多选题]新生儿出生3天内惊厥,主要原因有
  • 产伤

    颅内出血

    窒息

    低血糖

  • 解析:1、围产期窒息  围产期严重窒息可引起缺氧缺血性脑病,主要见于足月儿,其临床特点是意识障碍、张力减低和惊厥。惊厥多在生后12小时左右出现,开始为微小型发作,以后可出现强直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此时常有颅压增高,窒息更为严重的后果是颅内出血。  2、产伤性颅内出血  由于接生技术提高近年来已逐渐少见产伤性颅内出血。因难产或产程延长而致头部物理性损伤使小脑幕或大脑镰撕裂,引起大量硬脑膜下腔出血,多见于体重较大的足月儿。通常在生后12~24小时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生后第2~3天出现限局性或多灶性阵挛型惊厥。  3、早产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  主 要由于室管膜下胚胎生发基质尚未退化,具有丰富毛细血管,对缺氧、酸中毒极为敏感,易出血。在一次严重窒息或缺氧后2~3天,临床症状突然恶化,神经系统 症状在数分钟及数小时内迅速进展,表现为意识障碍、肌张力低下和呼吸节律不整,随着前囟膨隆或紧张,很快出现强制性或多灶性阵挛性惊厥,出血量多者在 1~2天内死亡。  4、感染  以 化脓性脑膜炎最多见,大多为生后感染,发病在生后1周以后。临床表现是非特异性的,惊厥在开始为微小型,以后变为强直性或多灶阵挛性。胎儿在宫内感染风 疹、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可引起胎儿脑炎,若胎内病变持续至出生时,则生后即可出现惊厥。不合并脑膜炎的败血症也可引起惊厥,可能和心血管功能衰竭、血中 电解质和葡萄糖代谢紊乱有关。  5、代谢异常  (1)低血糖:血糖<2.2mmol/L(40mg/dl)为低血糖。常见于糖尿病母亲的婴儿、小于胎龄儿、早产儿和有缺血缺氧及其他应激的新生儿。低血糖多发生在生后3天内,常同时有原发病存在,除惊厥外尚可表现为呼吸暂停、意识迟钝、肌张力低下和哺乳困难等。低血糖也可由于遗传代谢病,如:果糖不耐受症、枫糖尿病等引起。  (2)低血钙:定义为血清钙水平<1.8mmol/L。生后3天内起病的低血钙与低出生体重、窒息、母亲糖尿病等有关。生后1~2周发病的低血钙通常不伴有其他疾病,可能由于母亲维生素D不足、新生儿肾脏和甲状旁腺功能不完善以及牛奶喂养所引起的。  (3)低血镁:常与低血钙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低血钙婴儿用足量钙剂治疗后惊厥仍持续存在时应考虑低血镁。  (4)高钠或低钠血症:高钠血症常因钠的过度负荷或脱水引起,低钠血症通常由于窒息、颅内出血或脑膜炎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5)先天性代谢紊乱:为少见的遗传代谢病,包括枫糖尿病、苯丙酮尿症、尿素循环障碍等。  (6)维生素B6 依赖症:为遗传性犬尿氨酸酶缺乏,其维生素B6需要量为正常婴儿的5~10倍。

  • [单选题]患儿女,孕34周出生,日龄6天,生后第3天出现哭声弱,吸吮无力,双下肢硬肿,体温32℃。考虑该患儿可能发生
  • 新生儿硬肿

  • 解析:新生儿硬肿症表现为拒乳、反应差、哭声低、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尿少、体温常低于35℃。重者患儿低于30℃,皮肤发凉、硬肿、颜色暗红、不易捏起、按之如硬橡皮。 【该题针对“专业知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临床表现、治疗要点”知识点进行考核】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中医儿科学(正高)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正高)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正高) 小儿外科学(副高) 营养与食品卫生(副高) 病理学主治医师(代码:351) 口腔医学技术(中级)(代码:375) 心电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7) 神经电生理(脑电图)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91) 儿科主治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