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心在液为血

题目:下列关于五脏与五液的关系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能用半夏厚朴汤治疗的证侯表现是
  • 自觉咽中阻塞不适,如有异物,吞之不下,咯之不出,饮食无碍

  • 解析:半夏厚朴汤具有开结化痰,顺气降逆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气滞痰凝的梅核气。梅核气多由于七情郁结,气郁生痰,痰气交阻,上逆于咽喉之间所致,出现咯之不出,吞之不下,咽喉如有物梗塞等症状。

  • [单选题]下列哪一因素不影响个体对应激的认知评价
  • 对应激源的敏感度


  • [单选题]光明穴位于
  • 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 [单选题]论述"烧山火"、"透天凉"的著作是( )
  • 《针灸大全》


  • [单选题]能破血除痹,长于治疗风湿肩臂疼痛的药物是
  • 姜黄


  • [单选题]以下关于颤证的说法,错误的是
  • 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断续波

  • 解析:【治疗】 1.基本治疗 治法 补益脾肾,化痰熄风。以督脉、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 (1)四神聪 曲池 外关 足三里 阳陵泉 丰隆 (2)百会 本神 风池 合谷 三阴交 太冲 配穴 风阳内动加大椎、风府;髓海不足加肾俞、太溪;气血亏虚加气海、公孙;痰热动风加中脘、阴陵泉;颤抖甚加后溪、三间、大椎;僵直甚加大包、期门(均灸)、大椎(刺血);汗多加肺俞、脾俞、气海;口干舌麻加廉泉、承浆。 操作 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每天或隔天治疗1次,30次为1疗程。头部穴针刺后可加用电针,选用疏波,通电20~30分钟。针刺用平补平泻法或根据病情施用补泻。僵直甚加灸大包、期门,每穴灸10分钟。或用三棱针刺大椎出血,再加拔火罐,使之出血,1周或2周刺血1次。 2.其他治疗 (1)头针法 顶中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将2寸毫针刺入帽状腱膜下,快速行针,使局部有热感,或加用电针,留针40分钟。 (2)耳针法 皮质下、脑点、神门、枕、颈、肘、腕、指、膝、肝、脾、肾、心。每次选用3~5穴,毫针用轻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 [单选题]初级卫生保健是由
  •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主持召开的国际会议提出的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八法”内容的是
  • 宣法、通法

  • 解析:常用治法 程氏在《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中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病之方,则又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而有表证者。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通泻大便的方法,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大便排出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各种虚证。

  • [单选题]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最佳配伍是
  • 乳香、没药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皮肤与性病学(正高) 卫生毒理(正高) 心血管内科(副高) 胸心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19) 病理学技术(师)(代码:208) 广东药学专业初级 辽宁初级药士 LA技师 临床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