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行政责任

题目: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依当依法追究( )。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属于行政法律规范,因此,对违反者应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追究法律责任都要通过法律制裁。
  • 正确

  • 解析:解析:法律制裁与法律责任都是基于违法行为而产生的。没有违法行为,就没有承担法律责任的客观基础,也就谈不上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以确认违法行为为前提,又是法律责任实现的重要方式。因此说,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具有逻辑上的联系,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追究法律责任,一般都必须实施法律制裁。法律制裁旨在强制责任主体承担违法行为的后果,迫使侵害人付出或丧失一定的利益,其目的在于恢复被侵害的权利,治理越轨的行为,维护社会关系的正常运转。因此,该命题是正确的。

  • [单选题]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什么?( )
  • 民主集中制原则

  • 解析:解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有利于实现民主,又在民主的基础上实现集中,避免了西方议会制的低效率和拖延。所以本题选B。

  • [单选题]根据婚姻法规定,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准予离婚的情形是( )。
  •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 [多选题]属于危险犯的有( )。
  • 破坏交通设施罪

    爆炸罪

  • 解析:解析:危险犯以法定的危害结果发生的危险状态的出现为区分犯罪既遂和犯罪未遂的标准。犯罪行为造成了危险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的,即使没有实际发生危险结果,也构成犯罪既遂。刑法分则第114条和第115条规定的放火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决水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以及第119条规定的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均为危险犯。

  • [多选题]下列关于犯罪对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 犯罪对象是危害社会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者物

    并非所有的犯罪都损害一定的犯罪对象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比较。(1)概念不同。犯罪对象是危害社会行为所直接作用的人或物,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选择A;由此可知,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排除C。(2)层次不同。两者在犯罪构成体系中位于不同的层次,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四个要件之一,是任何犯罪成立必须具备的要件,犯罪对象则是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之一的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如《刑法》第316条的脱逃罪就不存在犯罪对象,排除B。(3)是否受侵害。任何犯罪都侵犯一定的犯罪客体,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侵害,如非法制造枪支,弹药罪中的犯罪对象———枪支,弹药,就没有受到侵害,因此,选择D。

  • [单选题]在我国,守法主体不包括( )。
  • 在我国领域外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 解析:解析:考查要点是守法的主体,守法主体是指一个国家和社会中应当遵守法律的主体,即一定守法行为的实施者。根据《宪法》的规定,在我国,守法的主体包括: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内的外国组织、外国人和无国籍人。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高中 初中 成考 自考公共课 公共管理硕士 法律硕士 考博 教育硕士 在职硕士 成考(高升专/本)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