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B
行动前思考 行动方法评估
题目:根据参与者对自己行动的反思,行动研究不包括( )。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多选题]李师傅今年初下岗了,全家的生活陷入和危机,因此,他希望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以下关于申请程序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李师傅可以向街道办事处提出申请,出具有关证明,填写《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审批表》
街道办事处收到申请后10日内要签署审核意见,对符合条件的,将"审批表"报送区、县民政局审批,对不符合条件的退回申请并说明理由
解析: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实施,有着严格的步骤或程序:
[多选题]在小组工作中期,社会工作者介入的焦点在于( )。
了解潜在组员的需求
解决组员之间的冲突
解析:小组工作进入开始阶段,是小组组员对小组产生认同的阶段,也是小组规范化的阶段。所以,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小组开始阶段的特点,安排一些能够使组员相互介绍和消除紧张情绪的活动。
[单选题]老年社会工作者陈小莉为老年痴呆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已经将近8年,长时间反复的这种工作,让她感到透支了精力和情感,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面对这种情况,陈小莉应注意的问题是( )。
自我意识与督导
解析:长期做有些服务对象的工作,比如患老年痴呆症的当事人的工作,司能会让人感到透支了精力和情感,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价值。即使是自我调节得很好的、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也难免会有这样的问题。社会工作者应当敏锐体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及早发现工作耗竭的征兆,并采取减压措施,可以通过找同事和其他专业人员咨询和督导来缓解工作上的压力。因此要注意自我意识与督导问题
[单选题]督导者首先应该成为好的( ),然后再提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聆听者
解析:督导过程中督导者应尽量避免过早为被督导者提供答案,除非已经完全清楚了所思所感。绝大部分情况是:聆听比提供资料或答案对被督导者更有帮助,尤其是对那些有一定经验的被督导者。因此,如同有效的个案辅导者一样,督导者必须先成为好的聆听者,然后再提议解决问题的办法。
[单选题]结案仅仅意味着助人关系进入结束阶段。( )
错误
[单选题]军人李某服役期间因精神病发作离军下落不明,长期失踪,经法定程序宣告其死亡。李某生前的工资为每月2500元,那么,其遗属可以享受的抚恤金待遇是( )元。
5万
解析:该情形按照病故对待,其遗属享受的抚恤金是该军人生前20个月的工资。李某月工资为2500元,所以抚恤金待遇是5万元。
[多选题]某作家以文学创作为生,他常常与同行沟通,也加入了当地的作家协会,定期参与该组织的活动,还参与一些文学创作的比赛。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这位作家的以上行为体现的需要层次是( )
生理需要
尊重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归属和爱的需要
解析:马斯洛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构成需要的层次。(1)生理需要。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等方面的要求。(2)安全需要。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事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解除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归属的需要;二是友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本题中,作家的行为没有体现安全的需要,故选BCDE 。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自然灾害救助领域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的是( )。
改善就业环境
解析:改善就业环境属于贫困救助领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