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D

若被检血小板中的PAIg含量高,加底物显色后颜色浅

题目:下列哪项错误

解析:ELISA法(双抗体夹心)法:将抗人IgG抗体包被在酶标板反应孔内,加入被检血小板裂解液,若此液中存在PAIgG,便与包被的抗体结合,再加入酶标的抗人IgG抗体,与结合在板上的PAIgG结合,最后加入底物显色,其深浅与血小板裂解液中的PAIgG成正比。PAIg特异性低,只能作为筛查指标。ITP患者经治疗后,PAIg水平下降;复发后,则又可升高,故可以作为检测其病情变化的指标。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下列关于普通冰冻血浆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与新鲜冰冻血浆的区别在于缺少Ⅷ因子和Ⅴ因子等不稳定凝血因子

  • 解析:普通冰冻血浆是从采血之日起5天内从全血中制备的血浆,保存期为-20℃以下保存4年,它与新鲜冰冻血浆的区别在于缺少Ⅷ因子和Ⅴ因子等不稳定凝血因子。普通冰冻血浆对提高机体凝血因子的能力很有限,倘若为了提高机体凝血因子水平而加大输注量,就可能引起循环超负荷。普通冰冻血浆融化后,不可在10℃放置超过2小时,不可再冰冻。

  • [单选题]X线衍射法分析获得的肌红蛋白的三维结构具有____个α-螺旋结构
  • 8


  • [单选题]IS09001:2008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基本程序文件中不包括
  • 管理评审

  • 解析:IS09001:2008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方面规定了6个基本程序文件: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不合格品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这是所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必须形成的程序文件。但管理评审程序不在其中。

  • [单选题]血浆置换时通常认为,置换1个血浆容量,血浆去除率为
  • 65%

  • 解析:血浆置换时,由于置换液的稀释作用,1个血浆容量的置换可导致65%的血摹有害物质总量被清除。最有效的置换容量应为1.0~1.5个血浆容量。

  • [单选题]用全血制备后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按无菌操作留标本。并用所留的少白细胞红细胞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为了保证准确性,白细胞计数采用
  • Nageotte计数盘计数方法

  • 解析:少白细胞红细胞进行白细胞计数。为了保证准确性,白细胞计数不用普通计数盘显微镜计数和细胞计数仪计数,少白细胞红细胞中的残留白细胞需采用大容量Nageotte计数盘显微镜计数法计数。

  • [单选题]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
  • 显性感染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传染病感染过程的表现形式的认识。健康携带者和慢性携带者均为病原携带状态,无明显临床症状而携带病原体,不易被识别;潜伏性感染是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楚,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隐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故不易被识别;显性感染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不但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而且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因而在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

  • [单选题]输血传染病通常指的是
  • 显性感染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输血传染病概念的认识,在大多数传染病中,隐性感染是最常见的表现,输血传染病通常指的是显性感染,应注意区别。

  • [单选题]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不能单独采用的交叉配血法是
  • 盐水法

  • 解析:有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患者往往产生意外抗体。人的血型抗体有IgG和IgM两类。现在所知ABO血型系统的抗-A,抗-B是IgM型,其他血型系统的抗体都是IgG型。IgM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能与含相应抗原的红细胞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传统ABO血型鉴定);而IgG型抗体在盐水介质中只能使相应抗原的红细胞致敏,不能使红细胞凝结。IgG型抗体与相应的红细胞反应必须借助酶学试验或抗人球蛋白试验才能发生肉眼可见的凝结。也就是说传统的盐水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只对ABO血型系统有效,而对其他多种血型系统无效。

  • [单选题]大肠埃希菌的DNA平均每____个碱基就有一个负超螺旋形成
  • 200


  • 推荐下载科目: 呼吸内科(正高) 中西医结合骨科学(正高) 妇产科护理(正高) 中医护理(副高) 烧伤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3) 口腔颌面外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5) 儿科护理主管护师(代码:372) 住院医师规培(中医耳鼻咽喉科) 中医临床三基(医院管理分册) 中药学(士)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