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知识-态度-行为
题目:营养教育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善个体与群体的知、信、行的各种方法、技术和途径的组合。其中,“知、信、行”指的是( )。
解析:营养教育中运用到的几种行为理论:①知信行理论模式,将人们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②健康信念模式,用于解释人们的预防保健行为。③计划行为理论模式,对行为意向及行为本身具有较强的预测能力。知信行模式是改变人类健康相关行为的模式之一,它将人类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及形成行为3个连续过程,可用F式表示:知识-信念-行为。其中,“知”为知识、学习,“信”为信念、态度,“行”为行为、行动。知信行模式认为: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促成健康行为的产生。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对扩大营养宣教覆盖面最有效的交流模式是( )。
大众交流
解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教育项目采用了多种交流模式,按其重要性和实用性排列,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众交流、参与交流、双向交流、单向交流。
[单选题]我国尚未系统地开展社会营养监测,根据国外的一些主张和做法,上述选项中不属于营养监测的是( )。
人群营养定期监测
解析:我国尚未系统地开展社会营养监测,根据国外的一些主张和做法将营养监测分为长期营养监测、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及时报警和干预监测三种类型。其中,通过长期营养监测可对社会人群营养现状及其制约因素等进行动态观察、分析和预测,从而制订社会人群营养的各项政策和规划;规划效果评价性监测则是利用已制定的政策和规划,监测人群营养指标的变化;及时报警和干预监测的目的在于发现、预防和减轻重点人群的短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