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B

急性乙型肝炎

题目:男性患者,28岁,一周来乏力纳差,巩膜黄染,ALT 430U/L,血清胆红素34μmol/L,HAV IgG抗体(+),HBsAg(+),HBeAg(+),抗HBc IgM抗体(+),应诊断为

解析:本题考察考生男性患者,28岁,一周来乏力纳差,ALT升高,表明有肝细胞损伤,血清胆红素升高,巩膜黄染,提示有黄疸,HAVIgG抗体出现较晚,感染后2~3个月才迭高峰,可持续多年或终身,这里考虑既往感染;HBsAg(+),HBeAg(+),抗HBc IgM抗体(+)提示急性乙型肝炎。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一个等电点为7.6的蛋白质,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处在pH为10的溶液中,此蛋白质带负电荷

  • 解析: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蛋白质溶液的pH大于等电点时,该蛋白质颗粒带负电荷。

  • [单选题]关于AB型血液正确的是
  • 无抗A和抗B


  • [单选题]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检测正确的是
  • 肺动脉氧分压降低、中心静脉压正常

  • 解析:因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主要表现为非心源性肺水肿,而无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故中心静脉压应是正常的,正确的答案应是A。

  • [单选题]判定Rh血型阳性或者阴性是根据
  • D抗原是否表达


  • [单选题]以下哪个抗体是乙型肝炎的保护性抗体
  • 抗-HBs


  • [单选题]主要引起血管内溶血的抗体是
  • IgM

  • 解析:红细胞血型抗体有IgM、IgG、IgA三类,主要是IgM和IgG,IgA少见。IgD和IgE不是血型抗体可除外。溶血性输血不良反应按其发病的缓急可分为急性溶血反应和迟发性溶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主要由于ABO血型不合引起。ABO血型抗体大多是IgM抗体,其与相应的红细胞结合后,直接激活补体,使大量红细胞在血管内凝集、破坏。而IgG抗体,特别IgGI和IgG3主要是血管外溶血,引起迟发性溶血反应。

  • [单选题]在比较A县与B县糖尿病病死率时发现A县低于B县,但经年龄标准化以后,A、B两县糖尿病标化死亡率相等,究其原因可能是
  • A县人口较B县年轻


  • [单选题]血站最早采用的是哪种质量管理体系
  • GMP


  • [单选题]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的解决方法是
  • 输注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 推荐下载科目: 老年医学(正高) 临床医学检验(正高) 理化检验技术(正高) 口腔修复学(副高) 计划生育(副高)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29) 核医学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77) 消毒技术中级职称(代码:385) 公共卫生执业医师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