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选用3~5 MHz相控阵探头检查脐尿管

题目:患者男,29岁,已婚,因“无痛血尿(后段尿明显)伴体重下降1个月”来诊。体重由58 kg下降到54 kg。

查看原题 点击获取本科目所有试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 [多选题]应用血流多普勒频谱结合管径测量可评价
  • 血流方向

    血流速度

    血流量

  • 解析: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血流的用途 (一)检出血管 (二)鉴别管道性质 (三)识别动脉与静脉 (四)显示血流的起源、走向、时相 (五)反映血流性质 (六)表达血流速度快慢 (七)引导频谱多普勒的取样位置。

  • [多选题]关于声束与血流之间的夹角(θ),叙述正确的有
  • 当θ一定时,频率越低的探头可测血流速度(v)越大

    欲重复检测同一处血流信息数据,θ角应保持相同

    θ>60°时,测量的误差迅速增加

    保持小角度(30°~45°)探测,误差较小

  • 解析:多普勒血流速度公式:V=fdc/2f0cosθ,θ角越大cosθ的值越小,所以角度越大v值误差越大,即v的绝对值越大。在心血管检测时要求θ在0-20度之间,外周血管θ<60度。

  • [多选题]用彩色多普勒怎么样区别动脉与静脉血流
  • 动脉血流信号呈闪动显现

    收缩期动脉血流信号强度最高

    静脉血流信号可持续出现

    舒张期动脉可无血流信号

    呼吸可影响静脉血流速度

  • 解析:动脉血流速度快,在低速标尺时易于出现彩色信号混叠,在舒张期可能有瞬间的反向血流信号,在舒张中、末期速度慢(彩色信号色调暗淡)甚至无血流(无彩色信号)。因有收缩期、舒张期流速的差别,动脉血流信号呈闪动显现,彩色信号亮度高。静脉血流速度低,无时相之分,血流的彩色信号连续出现,彩色的色调较暗淡,但可因呼吸影响而有变化,如速度标尺调节较高,静脉血流可不被显示。

  • [多选题]三维超声比二维超声有哪些优势
  • 可观察病变的三维形状

    可从多角度观察被检测部位

    结构的邻接关系更清楚

  • 解析:三维超声成像与二维成像的比较 1.三维成像能更准确的了解器官或病变的形状、轮廓、大小等。 2.三维显示组织脏器的邻接关系更清楚和准确。 3.三维成像可从不同的视角观察解剖结构、如俯视、仰视、侧视、内视等。 4.补充二维成像不易显示的病变,如胎儿唇腭裂等畸形。

  • [多选题]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包括
  • 小脑上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椎动脉

    基底动脉

  • 解析: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分支如下。 (1)脊髓前、后动脉 发自椎动脉,分布于脊髓。 (2)小脑下后动脉 发自椎动脉,分布于小脑后下部及延髓背外侧部。 (3)小脑下前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小脑下前部。 (4)小脑上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小脑上部。 (5)脑桥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分布于脑桥。 (6)迷路动脉 发自基底动脉或小脑下前动脉,入内耳门,分布于内耳。 (7)大脑后动脉 绕大脑脚向背侧,其皮质支主要分布于颞叶下面和枕叶内侧面,以及两叶上外侧面的边缘部。中央支亦起自根部,供应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及下丘脑等。

  • [多选题]关于颅内压升高的的超声表现,叙述错误的有
  • TCD表现为典型的钉子波改变

    收缩期血流方向逆转,出现“振荡型”血流频谱改变


  • [多选题]脾内囊性病变,囊壁较厚应考虑
  • 转移瘤伴坏死

    脓肿


  • [多选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部位以颈动脉分叉处最多见

    斑块的基本结构包括斑块表面的纤维帽、核心部、基底部和上下肩部

    按形态学分类将斑块分为规则型、不规则型和溃疡性斑块

  • 解析:颈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表现为一侧颈内动脉全程纤细呈“串珠样”,血流充盈不全。通常IMT≧1.0mm界定为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本题正确答案BDE

  • [多选题]以下哪些器官组织对诊断用超声的生物学作用较不敏感
  • 心脏

    血管

    肌肉

  • 解析:胎儿和眼部较敏感。故不选BD。

  • 考试宝典
    推荐下载科目: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正高) 护理学(正高) 内分泌学(副高) 口腔内科学主治医师(代码:354)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代码:105) 临床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 核医学技师 药学(师) 乡村医生
    @2019-2026 不凡考网 www.zhukaozhuanjia.com 蜀ICP备2001229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