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脾
题目:泄泻的病位主要在( )。
解析:泄泻的主要病变在脾胃与大小肠,病变主脏在脾,脾失健运是关键。外感湿邪,困阻脾土;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致肝气郁结,从而横逆犯胃;素体脾胃虚弱;年老、久病、房劳使肾阳虚衰,不温脾阳;以上都是在损伤脾胃的基础上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而致泄泻。脾虚湿盛是导致本病发生的关键因素。
查看原题
举一反三的答案和解析:
[单选题]根据藏象学说,骨属于( )。
奇恒之腑
解析:根据藏象学说,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之总称。
[单选题]最早由国家政府颁行药典的朝代是( )。
唐朝
解析:据历史记载: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布的药典是公元657年唐政府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群众编修本草,于公元659年完稿,名为《唐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这是中国古代由政府颁行的第一部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它比欧洲纽伦堡政府公元1542年颁行的《纽伦堡药典》早883年。该书共54卷,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载药850种,逐渐被传到欧洲和中国的邻国如日本、朝鲜、新加坡等,在国外得到广泛流传和应用。
[单选题]金元四大家中的“补土派”医家是( )。
李东垣
解析:李东垣着重研究脾胃元气的理论,提倡“人以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说,主张治疗疾病以调补脾胃为主,善用益气升阳方药,后世称之为“补土派”(“脾胃学派”)。张从正为“攻邪派”,刘完素为“寒凉派”,朱震亨为“养阴派”。
[单选题]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的理论依据是( )。
津血同源
解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皆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的作用,二者在生理上相互补充,相互转化。在病理上也相互影响,对于失血患者,不宜妄用汗法;对于多汗夺津或因吐、泻等致津液大量丢失的患者,不可轻用破血逐瘀之峻剂。此即“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单选题]决定体质的主要因素是( )。
精气津液
解析:决定体质的因素有阴阳五行、脏腑、精气血津液,但主要因素是精气津液。
[单选题]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喘咳的方剂是( )。
小青龙汤
解析:小青龙汤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